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    小流域    水土保持工作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水利类    

被引量:243H指数:7北大核心: 9 CSCD: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降雨侵蚀力因子新算法的初步研究
1
《土壤学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山东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办公室;福建省水土保持办公室;山东省临朐县水土保持办公室 卜兆宏 董勤瑞 周伏建 张立文  出版年:19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基于侵蚀雨量与其总动能之间普遍存在极高的相关性和相近的关系式,建立了由汛期雨量和I_(?)组成的R新算法。它在各地的应用结果表明,新算法比已有算法的应用范围广,监测流失量的精度高,且易于在遥感监测中应用。它能以统一方...
关键词:降雨 侵蚀力 流失量 监测  土壤
侵蚀坡地果园不同生草方式对土壤和果树生长的影响
2
《水土保持学报》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 黄炎和 杨学震 蒋芳市  出版年:2007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9810007);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5)
采用径流小区法研究果园不同生草方式对土壤侵蚀、土壤肥力、果树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状覆盖与敷盖、全园覆盖、带状覆盖3种不同的生草方式都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且都有改良土壤肥力的效果;全园覆盖严重影响果树生...
关键词:果园生草 土壤养分 果实产量 土壤流失
侵蚀劣地果园套种绿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福建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系;福建省水土保持办公室;福建省漳州市水土保持办公室 黄炎和 卢程隆 杨学震 周太明 沈林洪  出版年:1996
侵蚀劣地果园套种绿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同时爬地兰、无刺含羞草、宽叶雀稗和百喜草套种区土壤中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裸露的对照区.研究结果表明,侵蚀劣...
关键词:侵蚀劣地 果园 绿肥 土壤肥力
福建省花岗岩坡地沟谷侵蚀试验研究初报
4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 阮伏水  出版年:2003
福建省科委"八五"重点攻关课题"福建省崩岗沟侵蚀规律与治理模式研究"项目(94-Z-67)的一部分
根据野外考察和定点径流泥沙资料,对花岗岩坡地沟谷侵蚀动力机制、径流泥沙运行规律、发育过程、侵蚀模数等进行定量分析。指出浅沟在坡地折坡处是引发切沟发育的主要地段,是浅沟治理的重点部位。崩岗沟发育地区土壤侵蚀模数大,是花岗岩...
关键词:福建  花岗岩 坡地沟谷  侵蚀试验  侵蚀动力机制  径流泥沙 运行规律  定量分析  
福建崩岗的分类命名初探
5
《福建水土保持》福建省水土保持办公室;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 徐朋 林卫烈  出版年:1991
<正> 前言崩岗侵蚀作用是发生在丘陵花岗岩深厚风化壳,由冲沟跌水冲刷发展到重力作用下土体自身崩塌及洪积物搬运沉积过程。崩岗侵蚀在我省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中生代侵入、受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的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r_5~2(3)...
关键词:土壤侵蚀 崩岗  跌水冲刷  分类  
我国南方土壤侵蚀动态与水土保持发展趋向
6
《福建水土保持》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福建省水土保持办公室 史德明 周伏建 徐朋  出版年:1993
我国南部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域辽阔,气候温暧,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一块宝地。境内主要分布土壤有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水稻土和紫色土等。本区域盛产竹木,是我国主要用材林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热带、亚热...
关键词: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动态监测 南部地区  中国  
把植物多样性作为评价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的思考
7
《福建水土保持》福建省水土保持办公室 杨学震  出版年:2002
本文依照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的原理 ,阐述了植被建设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是衡量植被建设的成效的重要生态学指标 ,提出把植物物种多样性作为评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的指标的设想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评价指标 生态环境
福建省水力侵蚀强度分级判定指标探讨
8
《福建水土保持》福建省水土保持办公室 洪双旌  出版年:1990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是水土流失调查统计、治理验收、预防效果考核的依据。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我们随时都在接触和应用土壤侵蚀的指标。但是对标准的理解和认识还不统一,应用还比较混乱。
关键词:福建  水力侵蚀强度  分级  判定指标  水土流失 亚热带 山地丘陵
水土保持生态的修复需要人工的合理干预
9
《水土保持研究》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 洪双旌  出版年:2004
生态系统的生成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被破坏缺损的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也必然遵循自然进化的过程 ;人为干预能加速生态修复的进程 ,对于水土保持生态的修复是必要的 ;福建的水土保持生态的修复经历多年的实践 。
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系统 模式  
闽东南丘陵区水土保持生态景观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霞美示范区为例
10
《亚热带水土保持》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漳州市水土保持办公室;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漳浦县水土保持办公室 阮伏水 蔡志发 王维明 陈进春 陈宏荣  出版年:2005
亚洲湿热带地区水土保持网络(ASOCON)项目;国家水利部资助
本研究以福建霞美为实例,构建了示范区水土保持生态景观模式,并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景观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依据坡面径流调控理论,把水土保持措施结合到农业措施中去;指出在侵蚀坡地上重建植被,必...
关键词:模式  水土保持 景观 丘陵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