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学数学    课堂    执教    学科价值    当代作家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23H指数:3北大核心: 8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教学内容的确定路径与策略
1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 徐金国  出版年:2014
使用三步走的策略可以较好地确定教学内容。第一步:深入研读文本,提炼准备教学的内容。这一步,教师要直面文本,要为解读文本寻找学理依据,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第二步:认真研判学情,寻找恰当合宜的教学起点。这一步,教师要了解学生...
关键词:基础教育 教学内容 确定  策略  
滋养理性——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新探
2
《上海教育科研》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江苏省射阳县教师发展中心 袁敬丰 刘德宏  出版年:2019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理性精神最能体现数学文化的内涵,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实验探究—求真、渗透思想—求深、比较沟通—求联、发散思维—求新、自我调节—求省、以史育人—求融来滋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实现学科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滋养理性  学科价值
让作业成为学生的探究之旅
3
《基础教育课程》江苏省盐城市迎宾路小学;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 杨红干 袁敬丰  出版年:2021
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活动经验,以学生数学学习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一种作业。它基于学生的认知冲突、错题反思、真实生活,帮助学生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  探究性 深度学习  
培养理性精神 彰显学科价值
4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 袁敬丰  出版年:2019
数学是一种文化,理性精神最能体现数学文化的内涵,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做中学、渗透思想、比较沟通、发散思维、自我调节、以史育人"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关键词:理性精神  学科价值
“第三只眼”观互联网+时代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源
5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 姚瑶  出版年:2017
一、概念阐释互联网+:关于这个概念,李克强总理曾对此做出解读——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源:是在传统纸质阅...
关键词:学生课外阅读 纸质阅读  第三只眼 朗读能力 儿童文学作品 阅读内容  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时间  识字量 阅读取向  
善问,促学生善学
6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 袁敬丰  出版年:2019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为学习而教”的理念,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能力点精心设计问题;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动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追问,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具体地,教师可通过唤醒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问 善学
从生活中引入活水 在情景中体验感悟——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认识差异,展示风采”赏析
7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 张志红  出版年:2008
我曾有幸聆听了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溪燕萍老师执教的“认识差异,展示风采”一课。这节课以其新颖的教学设计,极具亲和力的教学语言和浓厚的人文气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节课如行云流水,教师教得愉快自如,学生学得轻松活泼。...
关键词:认识差异  优质课 江苏省  风采 生活  感悟
胡适的“三味药”与高中政治教学
8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 张志红  出版年:2012
半个多世纪前胡适先生应邀对毕业生离校寄语时,作了一次题为《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的演讲,他以老大哥的身份赠予了将步入社会的学子一个防身的药方,作为随时救急之用,包括“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三味药。
关键词:政治教学 胡适  高中  毕业生 药方 离校
也谈科学精神的培育
9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 张志红  出版年:2018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即坚持以科学态度和理性思维看待问题、评价事物,并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
关键词:科学精神  思想政治课教学 培育  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价值判断  思维方式 精神状态  
课堂训练应突出一个“精”字
10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 张志红  出版年:2010
课堂训练是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和升华所学知识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学信息反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否达到和谐统一的重要尺度。
关键词:课堂训练 理论联系实际 反馈过程  教学信息 和谐统一  “学”  “教”  学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