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扬州教育学院史地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蒋介石    知识分子    华莱士    抗日战争时期    区域经济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118H指数:5北大核心: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考
1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扬州教育学院史地系 肖兴江  出版年:2004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表述模糊和政策限制,农村住宅的流转风险很大。建议国家制定《农村房地产管理法》,这样既可以促使农村宅基地和住宅的有序流转,又可以保护和合理利用珍贵的土...
关键词:土地资源 农村宅基地 农村住宅 流转  
旅游文化与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扬州教育学院史地系 李芸  出版年:2004
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旅游文化不仅是保持区域旅游特色的决定因素,而且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更是提高旅游管理水平、提升旅游形象的关键。扬州要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当树立鲜明的旅游整体形象,开发出高品位的、富有地方文...
关键词:旅游文化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扬州市  
江苏旅游城市的分布与结构优化研究
3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扬州教育学院史地系;扬州市新华中学 段七零 薛美云  出版年:2004
本文在分析江苏旅游资源区域分布特征、城市地域分布特征、各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城市等级分布的基础上,给出了江苏区域旅游的发展思路,以期构建结构优化的江苏旅游城市网络体系。
关键词:江苏  旅游城市 分布  发展思路  结构优化
扬州市旅游产品体系的开发研究
4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扬州教育学院史地系 李芸  出版年:2001
在全面分析扬州市旅游产品开发条件的基础上 ,针对扬州市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提出扬州市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是保护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文化性原则、独特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 ;指出扬州市旅游产品开发应是以观光旅游为核心 ,文...
关键词:扬州市  旅游产品体系 开发  
论新的交通格局下扬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5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扬州教育学院史地系 李芸  出版年:2005
在新的交通格局下,要实现扬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应当树立独特鲜明的旅游整体形象,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参与性旅游产品,采取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宣传促销,加强各个层次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强化旅游交通管理,保证市内及景区交通安全、舒适...
关键词:交通网络 城市知名度  区域旅游经济 扬州  
论《洪范》之五事
6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扬州教育学院史地系 曹松罗  出版年:2005
《洪范》五事的内容不应晚于商代。它是我国上古时期有关人类自身体能智能的系统认识,是当时神学外衣下的具有理性意义的人类认识。
关键词:<洪范>  五事  人意  五福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7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扬州教育学院史地系 李芸  出版年:2006
新加坡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经验给扬州诸多启示。扬州要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应当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并从旅游环境、资金投入、法制建设等方面创设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努力开拓国内外...
关键词:成功经验  旅游产品 城市形象 旅游促销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的问题分析与改革探究
8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扬州教育学院史地系 段七零  出版年:2003
从多方面分析了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而提出改革中国现行行政区划的具体原则和方向 ,而且强调改革必须应有符合实际的恰如其分的步骤 ,同时要了解改制的沿革史。这样 。
关键词:中国  现行行政区划  问题  改革  
扬州旅游境外客源市场研究
9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扬州教育学院史地系 戴光中  出版年:2007
在分析扬州境外客源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将扬州境外客源市场开发目标分为第一目标市场、第二目标市场和机会市场,并从确定战略思想、制定开发战略、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和提高国际化程度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开拓扬州境外客源市场的策略。
关键词:扬州  境外客源  市场确定  市场策略  
1943年宋美龄拒绝访英原因探析
10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扬州教育学院史地系 陆亚玲  出版年:2002
194 3年 5月宋美龄拒绝英国的访问邀请 ,是抗战时期中英之间矛盾冲突公开化的典型反映 ,亦是中英关系史上一件大事。 194 3年 3月邱吉尔在美国发表的排斥中国的演讲 ,是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而美国总统罗斯...
关键词:宋美龄  拒绝访英  中英矛盾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