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毛泽东    网络    刑事诉讼    事实信息    和谐社会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79H指数:7北大核心: 35 CSSCI: 15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
1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 刘秀伦  出版年:2005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3JWSK078;重庆市教委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项目编号:D2003-22。
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因其极强的平等性、保密性、隐蔽性、快捷性和实时性,使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真正暴露自己的问题,使心理咨询工作者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做出切合实际的引导及处...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论提高中国农民素质的措施
2
《山东社会科学》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 林美卿 代金平  出版年:2005
为彻底提高中国农民素质 ,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 .调整国家发展政策和战略 ;2 .加强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3 .学习国外经验 ,迅速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4.重视“硬件”建设 ,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道...
关键词:农民素质 提高  措施  
关于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基本原则——兼评《影视人类学概论》
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 周兴茂  出版年:2005
影视人类学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即都是以研究人类文化为根本目的。但它们二者的研究方法存在着重大差别,影视人类学以人类学片为载体,其根本方法是影视手段的应用及其表现。影视人类学的基本原则是人类学原则、客观性原则和可视...
关键词:影视人类学 对象  本原 概论  客观性原则 人类文化 研究方法 根本方法  可视性  
诉讼证据存在形式的信息解读——兼论电子证据的性质及其归属
4
《重庆社会科学》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 熊志海 王莉  出版年:2006
关于诉讼证据的存在形式,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尤其是电子证据出现以后,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从证据是案件事实信息的载体这一角度,以事实信息的载体作为划分证据存在形式的标准,通过对各种事实信息载体的分析,将证据的...
关键词:事实信息 物的证据存在形式  人的证据存在形式  电子证据
关于非法拘禁罪的几个问题
5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大学法学院;重庆邮电学院法政学院 罗树志 陈小彪  出版年:2003
首先对非法拘禁罪的罪名与定义之争进行了分析,认为本罪罪名应为"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继而对本罪的犯罪构成进行剖析,主张本罪客体应是受法律限制的人身自由,而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者亦可成为本罪侵犯的对象;本罪客观上必...
关键词:非法拘禁罪 罪名 本罪客体  人身自由 司法认定
计算机犯罪的刑法规制缺陷及理论回应
6
《江海学刊》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 黄泽林 陈小彪  出版年:2005
计算机犯罪是新型犯罪类型,我国刑法对计算机犯罪的规制存在犯罪客体错位、侵入的“领域”狭小、单位犯罪主体缺失、主观罪过形式单一、刑事责任年龄偏高等犯罪构成缺陷,以及刑事处罚种类较少、刑事罪名不完备、网络空间管辖冲突和其他有...
关键词:计算机犯罪 刑法规制  缺陷  主观罪过形式 刑事责任年龄  犯罪构成  刑法理论  网络空间  刑事管辖权 犯罪类型  犯罪客体  主体缺失  单位犯罪  处罚种类 刑事罪名  管辖冲突 立法模式  法定刑  健全  
论哲学网络观
7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 魏钢 代金平  出版年:2005
重庆邮电学院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A2004-35)的研究成果之一
哲学网络观应定义为人们关于网络的本质、网络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的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的、总的观点。哲学网络观必须对下述三个问题作出回答1、网络的本质是什么;2、网络对人和人类社会有何价值;3、应如何全面评价网络对人的生存和社会发...
关键词:网络 哲学 网络观 内涵  
论刑事诉讼证据的存在形式——兼论电子证据的证据属性
8
《河北法学》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 熊志海  出版年:2004
关于刑事诉讼证据的存在形式,世界各国立法与理论一直存有争论。试图以证据中存储的事实信息为理论基点,重新确立一个科学、统一、易于把握的标准,尝试将刑事证据的存在形式分为人证与证物两种,并把电子证据归为证物中不同于传统书证与...
关键词:刑事诉讼 证据形式  电子证据 人证 证物  法律文化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9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 郑洁 胡卫喜  出版年:200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包括人的需要的满足、能力的提高、社会关系的丰富、自由个性的发挥、主体性的充分发展等 ,这既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教育人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依据 ,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公平: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10
《学术交流》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 郑洁  出版年:2005
社会公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和价值理想,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协调与和谐。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把握社会公平这一价值导向,尤其是要客观正视目前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社会公平 和谐社会 价值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