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城镇    农业机械化    小城镇建设    粮食生产    农业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96H指数:9WOS: 8 北大核心: 29 CSSCI: 11 CSCD: 14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小城镇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
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 杨晓东 白人朴  出版年:1999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
分析了我国小城镇环境污染的严重状况,包括生产性环境污染和生活性环境污染;建立了小城镇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优化模型和小城镇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认为小城镇环境保护应实施“总量控制”和“绿色工程计划”两大环境保护新举措...
关键词:小城镇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三维复合系统  
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2
《农业技术经济》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 祝美群 白人朴  出版年:2000
本文以 1 99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 ,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在粮食生产上的潜在优势和显性优势 ;这种地区优势 ,特别是潜在优势的充分发挥 ,是实现我国粮食增产的关键。
关键词:中国  粮食生产 地区优势分析  潜在优势  显性优势  
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病”
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 祝华军 白人朴  出版年:2000
本文对我国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粗放、集聚效应差和环境恶化进行分析 ,指出布局分散是“小城镇病”的根源之所在 ;作者认为从规模经济考虑 ,我国城镇发展方针应调整为 :发挥大城市集聚—扩散效应 ,积极发展中...
关键词:城市化 小城镇 集聚效应  分散性 中国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性
4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 杨敏丽  出版年:1998
论述了农业机械化分阶段发展的理论依据,从农业机械的替代效应、农用总动力结构变化、人畜机作业费用构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等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得出我国农业机械化仍处于初步机械化阶段的结论。提出应根据分类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发展  阶段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分析
5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 祝美群 白人朴  出版年:2000
运用定性、定量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总体态势、区域态势、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提出了平抑波动的有关建议和具体对策。
关键词:粮食生产 波动  对策  中国  产量变化  
我国各地农机化发展水平的一种有序样本分类法
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 白人朴 田志宏  出版年:199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基于动态规划思想提出了一种有序样本的分类方法,能够识别子样(分段)间的分点,接问题的需要将整个样本划分成不同子作,使整个分类达到某种目标下的最优。应用于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分类研究,取得了与实际情况一致的效果。
关键词:有序样本  分类方法  农业机械化水平 中国  
小城镇建设中的产业结构问题
7
《城乡建设》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 祝华军 白人朴  出版年:1999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小城镇建设 农村小城镇 乡镇企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 发展第三产业 农村经济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城市工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
我国区域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8
《中国农机化》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 杨敏丽  出版年:2009
深入研究2003~2007年我国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差异性;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重新研究制定农业机械化区划,实施农业机械购置区域性差别补贴措施,重点扶持具有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完善农业机械...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区域协调  发展  购机补贴 中国  
乡镇企业参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对策分析
9
《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 祝美群  出版年:2000
关键词:乡镇企业 农产品加工业 对策分析  中国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支柱产业建设的探讨
10
《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甘肃省白银市政府农业区划办 杨晓东 白人朴 杨旭东  出版年:1998
本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支柱产业建设的内涵、作用和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支柱产业建设过程中经营、组织、体系、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 产业化  支柱产业  区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