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京剧    戏曲    戏剧    戏曲文献    日记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94H指数:5北大核心: 36 CSSCI: 28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20世纪戏曲现代化的迷思与抵抗
1
《戏剧艺术》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北京戏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基地 傅谨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表演美学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01)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戏曲的艺术形态出现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的动因主要源于"戏曲现代化"的迷思。戏曲的"现代化",包含了戏剧内涵、戏剧形态和戏剧体制这三大方面,当其涉及戏曲艺术形态这一根本特征时,立刻遭遇强烈的反抗。20世纪50年代的戏...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戏剧  戏曲现代化 现代戏
建构向下兼容的艺术学理论体系
2
《艺术教育》中国戏曲学院研究所 傅谨  出版年:2008
“艺术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出现与逐渐为学界承认,是最近几年中国学术发展进程中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艺术学一直是实际存在的,在这个领域里,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各具体门类的理论构架与专门研究,如果...
关键词:艺术学 学理论  兼容  学科门类 中国学术 百年历史  道家经典 早期儒家
大众传媒与新兴的戏曲批评--中国戏曲文献的体与用研究之四
3
《民族艺术》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南京大学文学院 傅谨  出版年:2013
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艺术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子课题“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成果
戏曲批评从品评人物到作品的评价,均为文学批评史的历史延伸,金圣叹的评点也无非如此。晚清以报纸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出现,戏曲批评与传播才由此进入新阶段。一批专为报纸撰写剧评的戏曲评论人应运而生,郑正秋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戏曲理...
关键词:戏曲文献 戏曲批评 大众媒体 郑正秋
戏曲现代戏的三个理论问题
4
《学术研究》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学研究中心;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 傅谨  出版年:2021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表演美学体系研究”(17ZD01)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得失,“分工论”“话剧加唱”“程式与程式化”是相关讨论中最复杂的三个理论问题。在戏曲现代戏创作领域建议京剧等古老剧种和新兴剧种有所分工的“分工论”,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戏曲的工具化而提出的,却低...
关键词:戏曲现代戏 分工论 话剧加唱  程式  程式化
南通伶工学社的兴衰及启示
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 傅谨  出版年:2010
1919年,南通大实业家张謇在家乡兴建更俗剧场,创办南通伶工学社,在与梅兰芳商谈多次未获支持的情况下,邀请欧阳予倩前往主持其事。他们似乎一拍即合,但两者办学目的及思路的巨大差异,始终影响着伶社发展,以致不到三年,欧阳予倩...
关键词:南通伶工学社  欧阳予倩  戏曲改良 京剧史
从生活实用到艺术审美——戏曲表演服饰形成与演变论析
6
《文化艺术研究》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 陈友峰  出版年:2016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近代戏曲美学思想形成与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4WYB038)的阶段性成果
审美愉悦是戏曲服饰最主要的功能和目的。戏曲服饰的审美功能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普通的民间服饰和宫廷服饰逐渐艺术化的结果。现实生活服饰的出现,不仅为服饰的艺术化提供了可能,也为以审美愉悦为主要...
关键词:戏曲艺术 表演服饰  幞头  花褶  乌纱帽
晚明曲家五考
7
《戏曲艺术》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 裴喆  出版年:2013
晚明戏曲家谢弘仪、何斌臣、徐应乾、董玄、释湛然五人生平事迹或不为今人所知,或著录多有舛误。今据祁彪佳日记、书信及方志、家谱等文献或发掘其事迹,或补正以往研究之缺漏,使诸人在戏曲史上得以"安放在尽可能明晰的历史坐标上"。
关键词:晚明 戏曲家 生平事迹
虽是路过 不可忽略——梅兰芳1930年访日考论
8
《戏曲艺术》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 李小红  出版年:2018
梅兰芳1930年访美、1935年访苏和1919、1924、1956三次访日,为中外戏剧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梅兰芳1930年的访日和1935年的访欧,事实上,这两次游历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大事,不可忽略。李...
关键词:梅兰芳  李择一  李斐叔《梅兰芳游美日记》  
文化体制改革与戏剧的未来
9
《戏剧文学》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戏曲艺术>杂志 傅谨  出版年:2011
为什么这样一场本该对这个行业有莫大好处的事情。会受到全行业的抵制?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抵制。当我们看到抵制无所不在时。怎样才能将它推向前进?戏剧理论家,中宣部、文化部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咨询专家傅谨先生直面现实。拆解文化体...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 戏剧理论家 直面现实 咨询专家  文艺院团 抵制 中宣部 文化部  
戏剧性批评与清宫戏曲文献——中国戏剧文献的体与用
10
《民族艺术》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 傅谨  出版年:2013
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艺术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子课题"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戏曲作为舞台演剧的价值得到重视和肯定,出现了从演剧角度评判剧本的新尺度,剧本的戏剧性开始得到强调。李渔是最早的戏曲编剧技法理论家,《闲情偶寄》的"词曲部"体现了对剧本舞台表现效果的重视。宫廷档案是戏曲文献中另一重要类型,...
关键词:戏曲文献 李渔  戏曲表演研究  清宫文献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