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乡村    农业    农户    食品安全    农村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轻工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59,826H指数:104EI: 76 北大核心: 2,975 CSSCI: 2,462 CSCD: 358 RDFYBKZL: 43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4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1
《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康晓光 韩恒  出版年:2005
福特基金会的资助。
本文对当前中国大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考察国家对多种社会组织的实际控制,提出了“分类控制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根据社会组织的挑战能力和提供的公共物品,对不同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分类控制  国家与社会关系 社会组织 NGO
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
2
《开放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黄宗智  出版年:2008
现有治理理论多聚焦在正式的机构制度上,在国家与社会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框架中,把正式制度等同于国家,区别于社会。然而,最近的档案研究表明,中国地方行政实践广泛地使用了半正式的行政方法,依赖由社区自身提名的准官员来进行县级以...
关键词:中国政治 纠纷解决 高度集权 治理  基层行政 官员 简约  国家与社会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3
《中国软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苏毅清 游玉婷 王志刚  出版年:2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供应链视角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创新研究"(11&ZD052)
依据分工理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使农业获益的机制。建立了观察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状况的分析框架,并以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和重庆六个代表性省及直辖市为例,对我国农村一二...
关键词:产业融合 分工 产业公地  农业多功能性 农民收入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
4
《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孔祥智  出版年:2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创新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研究"(批准号:13AZD003)
当前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生机勃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二是通过...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 农业结构调整 “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现实表征、影响机理与推进策略
5
《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 殷浩栋 霍鹏 汪三贵  出版年:2020
数字技术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以及农村公共服务的创新供给。但是,较城镇地区相对落后的网络设施与服务水平、相对较慢的产业数字化进程、相对滞后的数字技能培育体系,限制了数字技术向...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应用  农业农村发展
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
6
《经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孔祥智 方松海 庞晓鹏 马九杰  出版年: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农民采纳绿色农业技术行为的实证研究>(70 2 730 5 6 );<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可得风险缓解与产业选择的影响研究>项目(70 3730 6 9);中国科协普及部项目<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应用的效果评价>;教育部 2 0 0 3年度博士点基金项目<
本文着眼于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 ,以我国西部陕西、宁夏、四川三省区的 41 9个农户样本、2 8个村级样本为依据 ,在修正了现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对小麦新品种技术和蔬菜、水果的保护地生产技术两种在采纳成本上...
关键词:农户 机会成本  农业技术 村级 西部地区  影响分析  决策  新品种  小麦 保护地生产
资本和部门下乡与小农户经济的组织化道路——兼对专业合作社道路提出质疑
7
《开放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仝志辉 温铁军  出版年:2009
仝志辉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民政治认知和农村社会冲突的相关性研究"(07BZZ003);温铁军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重点和政策研究"(06AJY003)的成果
改革30年来,在不断完善家庭承包制小农户经济的过程中,资本和部门化的资本下乡,成为联结小农户和大市场的中介。这给日益紧迫的农民合作化带来了重大影响:专业合作社往往容易发展成"大农吃小农"的合作社,单纯靠规范合作社治理结构...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 农户经济 组织化 道路  资本 家庭承包制 力量结构  农业政策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8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系;布鲁克林学院经济系 黄宗智 彭玉生  出版年:2007
观点对立的两派在农村产权问题上固然针锋相对,但却有一个基本共识,即农业的低收入和劳动力过剩问题,必须等待进一步的城镇化才有可能解决。针对这个基本共识,笔者试图对近、中期的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前景做一个比较系统的...
关键词:食物消费 农业结构 家庭农场 城市化 劳动力转移
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
9
《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高强 刘同山 孔祥智  出版年: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267);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XNH150)
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微观经济组织。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选择。本文对家庭农场的定义、特征及类型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辨析了劳动力市场制度、土...
关键词:家庭经营 家庭农场 新型经营主体  制度变迁  
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
10
《中国农村观察》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陈卫平  出版年:2006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指数法,研究了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5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指...
关键词:MALMQUIST指数 中国农业 生产率增长 技术进步 效率变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