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荒漠化    防治荒漠化    植物    自然保护区    防风效果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444H指数:11WOS: 3 EI: 1 北大核心: 22 CSSCI: 5 CSCD: 20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干旱区叶片形态特征与植物响应和适应的关系
1
《植物生态学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 李永华 卢琦 吴波 朱雅娟 刘殿君 张金鑫 靳占虎  出版年:201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07008);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10407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283)资助
叶片形态是指示植物适应特定环境的重要指标。由于植物叶片形态不仅对时空环境变化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和可塑性,而且能够通过叶片形态的调整调节自身的生存适应能力,所以叶片形态学研究一直是植物生理及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该文在总结...
关键词:干旱区植物  叶片边界层阻力  叶片形态学  叶片温度  植物响应与适应特征  
中国荒漠化灾害评估及其经济价值核算
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卢琦 吴波  出版年:2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项目 )"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 (G2 0 0 0 0 4 870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荒漠化发生机制与综合防治优化模式的研究 (39990 4 90 )";科技部重点课题"风沙灾害动态监测与评估技术及首都圈防沙治沙战略对策研究 (FS2
本文对我国荒漠化的现状和危害进行了系统分析 ,运用货币估值方法对最新公布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监测数据进行计算 ,得出我国荒漠化危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约 642亿元 /年 ,平均每天损失 1.76亿元 ;其中几种主要荒漠化类型造...
关键词:经济损失估算 中国  荒漠化 灾害评估
乌兰布和沙漠5种灌木的水分利用策略 ( EI收录)
3
《林业科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朱雅娟 贾志清 卢琦 郝玉光 张景波 李磊 綦艳林  出版年:2010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防沙治沙植物材料筛选与扩繁技术研究"(2006BAD26B01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不同功能型荒漠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研究"(20070420428)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定乌兰布和沙漠黑沙蒿、沙冬青、白刺、柠条锦鸡儿和梭梭5种灌木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分析它们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选择性利用;并通过测定灌木叶片(同化枝)的δ13C值,分析4种C3...
关键词:土壤水分的选择性利用  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同位素 乌兰布和沙漠  灌木
氢稳定性同位素确定植物水源的应用与前景
4
《生态学报》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Biosphere 2 Center and 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 曹燕丽 卢琦 林光辉  出版年:2002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 ( 39990 4 90 )资助项目
介绍了氢稳定性同位素的测定方法和δD分析在植物水分来源研究中应用的原理、方法和典型案例。植物对不同水源的选择性和植物水分的δD分析被用于各种群落类型和环境中分析植物短期和长期的水分利用形式 ,甚至定量确定不同环境中各种植...
关键词:重氢 稳定性同位素  植物水分来源  测量  应用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及开发与管理对策
5
《世界林业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 崔向慧 褚建民 李少宁 杨洪国  出版年:2006
十五国家科学攻关课题"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01BA510B10)
开展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热点。文中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针对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 管理对策
干旱半干旱沙区人工植被与土壤水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进展
6
《世界林业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 崔向慧  出版年:2010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201004010);林业标准制修订项目极端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2009-LY-058)
土壤水分在干旱、半干旱沙区人工植被恢复、植物生长和群落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我国主要沙化地区人工固沙植被土壤水分状况和动态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探讨植被冠层、生物结皮、植物根系对土...
关键词:人工植被 土壤水分 空间异质性 干旱半干旱区
中国防治荒漠化对策
7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卢琦 刘力群  出版年:2003
科技部软科学课题"旱地生态系统管理的政策体制框架"资助内容
我国防治荒漠化的体制障碍是 :由荒漠化定义的多样性导致的政出多门、数据多元、职责不明、功能不彰。本文对症下药给出了治标———调整职责和治本———重组机构两套方案。
关键词:中国  防治  荒漠化 对策  
荒漠化监测评价的标准与指标体系
8
《世界林业研究》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内蒙古伊克昭盟薛家湾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局 卢琦 郭剑亮  出版年:1999
标准和指标是监测评价国家或区域荒漠化状况及其影响力的一种有效工具,它提供了描述、监测和评价荒漠化问题的基本框架和途径。文中回顾了荒漠化评价标准与指标的制定背景及其国际进程,对相关的概念、定义和制定原则予以引介和评价,并初...
关键词:荒漠化 监测评价  标准  指标  
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带间植被修复过程及其促进沙地逆转效果分析
9
《中国沙漠》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杨文斌 郭建英 胡小龙 刘艳萍 邢恩德 赵杏花  出版年: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83;30660155);"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16B0104)资助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相同配置模式的低覆盖度杨树行带式造林带,对不同恢复时间梯度上带间植被特征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植物多样性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在16~20a间增加趋势变缓;从生活型和水分生...
关键词:行带式造林  植被特征 土壤化学性质
低覆盖度固沙林的乔木分布格局与防风效果
10
《生态学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杨文斌 董慧龙 卢琦 王晶莹 梁海荣 姜丽娜 赵爱国  出版年: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83,3066015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7BAC03A10,2007BAD46B07)
低覆盖度植被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经过漫长的自然演替过程逐步发育形成且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前人研究认为,植被覆盖度达到40%为固定沙地,40%—20%为半固定-半流动沙地。但在实践观察中发现:在低密度(或覆盖度)时,灌丛的...
关键词:低覆盖度  乔木固沙林  分布格局  防风效果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