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企业    农民收入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注册会计师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706H指数:16北大核心: 108 CSSCI: 22 RDFYBKZL: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
1
《浙江统计》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 叶宗裕  出版年:2003
关键词:多指标综合评价  指标正向化  指标无量纲化  均值化法  标准化法  
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
2
《中国软科学》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 陈红儿 陈刚  出版年:2002
本文在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筛选了一组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然后以主成分分析为基本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之后,以浙江为例运用这一模型,对该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分析和初步评价。
关键词:区域产业竞争力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浙江  工业结构  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传统产业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含义、原则与基准
3
《理论探索》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 陈刚  出版年:2004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三个基本问题 :一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含义 ;二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
关键词:区域主导产业 含义  原则  基准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研究综述
4
《经济纵横》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 黄中伟 陈刚  出版年:2003
关键词:产业结构 合理化  理论研究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5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 查颖  出版年:2002
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阐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机制 精神文明建设
用产业集群理论来规划新的产业布局
6
《当代财经》浙江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 刘斯康 王水嫩  出版年:2003
产业布局是一项涉及多层次、多目标、多部门、多因素影响的经济战略部署,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研究产业布局的思想,避免了割裂区域内各种资源之间的联系来争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与否,意在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
关键词:产业布局  产业集群 创新  
纳税人遵从理论及其借鉴意义——关注纳税人的“个性”特征及个体利益
7
《涉外税务》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 麻勇爱  出版年:200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相应地在税收工作中应关注纳税人的个性特征,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个体利益。本文介绍了西方纳税人遵从理论的主要内容并阐明其可借鉴性,提出在我国应建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征纳关系,重视对税收遵从...
关键词:纳税人遵从理论  税收遵从成本 个人利益  征税人 合法权益
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新体制
8
《浙江学刊》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杭州商学院 何菊芳 何秋仙  出版年:2004
本文认为 ,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关键是政府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打破城乡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新体制 ,为农民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 ,从而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的条件。本文针对现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
关键词:中国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体制  农民负担 产品需求  决策制度  财政分权制  
中间性组织理论评析
9
《经济学动态》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 陈红儿 刘斯敖  出版年:2003
在科斯开创“现代企业理论”的比较分析框架里,企业与市场被看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主要的制度安排,企业是在权威机制作用下的等级性的计划协调,市场则是价格机制作用的自动协调方式,企业的本质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这种“企业与市场”
关键词:现代企业理论 市场  经济组织 中间性组织 形态  地理空间 产业区理论  企业集群理论 产权  契约关系
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
10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 查颖  出版年:2002
随中国社会离婚率的不断上升 ,单亲子女的数量也急骤增多 ,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施以正确的教育 ,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阐述单亲子女的特点及成长环境 ,分析单亲子女教育的现状和教育误区...
关键词:单亲子女 成长环境 教育问题 单亲家庭 学校  社会 性别角色教育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