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    教师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被引量:5,576H指数:31北大核心: 401 CSSCI: 385 CSCD: 3 RDFYBKZL: 4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技术难题、政治过程与文化结果——“瞄准偏差”的三种研究视角及其对中国“精准扶贫”的启示
1
《社会学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李棉管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政策时代’的中国福利体制属性及其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6BSH134)的阶段性成果
"瞄准效率"或"瞄准偏差"是西方社会政策研究和福利效应评估的重要内容。有关"瞄准偏差"的研究可被归纳为三种视角。"技术难题"视角从"瞄准机制的简约性要求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现实"的矛盾出发,认为个体瞄准机制、类型瞄准机制和...
关键词:精准扶贫  瞄准偏差  技术难题  政治过程 文化结果  
中心工作模式与县域党政体制的运行逻辑——基于江西省D县调查
2
《公共管理学报》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杨华 袁松  出版年:2018
本文旨在揭示县级党组织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阐发县域治理的基本逻辑与机制。与西方科层制是基层治理的基本机制不同,中国县域治理的科层组织不仅受到党政体制的塑造,而且党政体制直接介入县域治理事务。调查发现,中心工作...
关键词:县域治理 中心工作  党政体制  运动式治理 压力型体制
“购买希望”:城镇家庭中的儿童教育消费
3
《社会学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 林晓珊  出版年:2018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转型期中国城市消费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研究"(批准号:15NDJC027Z);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市家庭消费分层的结构形态和制度逻辑研究"(批准号:15BSH015)的阶段性成果
儿童教育消费已成为当前城镇家庭消费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外辅导班和兴趣班的迅猛扩张,占据了儿童教育消费市场的主要领域。本研究通过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基线调查数据的分析,检视了我国城镇家庭结构、亲子...
关键词:家庭结构 亲子关系 儿童教育消费  中产阶层
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化--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的实证分析
4
《社会学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法政学院 张兆曙 陈奇  出版年:2013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2012年首届“学子项目”的支持成果
从1999年开始实行高校扩招之后,高等教育机会在性别间的分配逐渐走向平等化。针对"扩招如何导致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化"这一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着重检验了扩招之后新增的教育机会是如何在...
关键词:扩招 高等教育机会 性别平等化  LOGIT模型
从开发区到特色小镇:区域开发模式的新变化
5
《城市发展研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市治理与立法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周鲁耀 周功满  出版年:2017
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17NDJC205YB);杭州市社科规划"人才培育计划"专项立项课题(2016RCZX24)
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以及各类新城、新区、特区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开发区"体制也成为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模式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绩效,但同样也面临土地供应、公共服务、廉政风险等多方面压力,随...
关键词:开发区 特色小镇  地方政府 开发模式  
行政包干制:县域治理的逻辑与机制——基于华中某省D县的考察
6
《开放时代》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杨华 袁松  出版年:2017
在县域治理中,行政科层制具有专业化、技术化和程序化等优势,承担了诸多治理事务,但其形式主义、部门分割、严格预算等固有属性,使其难以多快好省地实现公共治理目标。行政包干制则通过政治动员的方式充分调动和整合党政部门的资源,可...
关键词:县域治理 行政包干制  科层制 压力型体制 运动式治理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
7
《市场与人口分析》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周绍斌  出版年:2005
养老问题实质上是老年人的需求与满足问题。精神需求是老年人需求的基本方面和重要内容。老年社会政策应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建立老年人精神支持和精神保障机制,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老年人 精神需求  精神保障  社会政策
乡村振兴中新乡贤的培育及其整合效应——以浙江省绍兴地区为例
8
《探索》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应小丽  出版年:2019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发展新常态下简政放权的浙江实践与回应式政治研究"(17NDJC274YB);项目负责人:应小丽
市场逻辑严重动摇了内生于乡村组织的身份系统及其整合机制。新乡贤的培育建基于乡土社会的内在需要,但又具有相当程度的建构性,是政府自觉、文化自觉与个体自觉共同推动的产物。新乡贤正在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力量,在实践价值和...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新乡贤  整合  吸纳
传统村落的综合多元性价值解析及其活态传承
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鲁可荣 胡凤娇  出版年:2016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项目"浙江省传统村落的价值解析及保护发展研究"(2014GH012)阶段性成果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的综合多元化价值愈发凸显。传统村落具有"惠及苍生"的农业生产价值、"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村落共同体的生活价值以及文化传承与教化价值。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既要根植本土特色资...
关键词:传统村落 乡村价值  活态传承
内源性农村发展模式:实践探索、核心特征与反思拓展
10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方劲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工作在农村反贫困中的应用研究"(11CSH077);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的资助
传统外源性农村发展的现实困境激励了内源性农村发展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强调发展的内源性潜力、倡导开放性的区域经济、追求可持续性生计、注重地方民众的自主参与以及构建民众的区域认同是内源发展的核心特征。不过,内源性农村发展模...
关键词:农村发展  内源性发展 外源性发展  融合发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