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延安时期    明代    毛泽东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170H指数:12北大核心: 141 CSSCI: 100 CSCD: 6 RDFYBKZL: 1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的陕西省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质量研究
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王红艳 马耀峰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41271158);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JK1830)资助
陕西省是我国西部的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文中基于空间错位理论,运用重力模型、二维矩阵等方法,探讨了陕西省10地市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之间的错位程度。研究发现: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和入境旅游流流质重心存在空间错位,...
关键词:空间错位  A级景区 入境旅游 陕西省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的思考
2
《教育探索》延安大学人文学院 高锦花 杨宇宁  出版年:2007
延安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YD2006-41)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可获取这方面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其次,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其三,传统文化中崇尚道德修养的精神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中国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3
《人口与经济》延安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郝坤安 张高旗  出版年:2006
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也低于或接近于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研究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各自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对于确定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解决就...
关键词:第三产业 就业结构 变动趋势  就业对策
论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功效
4
《农业现代化研究》延安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高布权  出版年:2008
农业科技创新是发达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法宝之一。农业科技创新的特殊性在于既受地域环境影响,又具有更高的风险性;既具有公共特性,又受农业组织经营状况的制约。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功效主要是通过优化农业生产力要素的机理...
关键词:农业科技 创新  功效  农业现代化
南匈奴墓葬初步研究
5
《考古》延安大学人文学院 杜林渊  出版年:2007
中国境内的东汉中、晚期南匈奴墓葬主要分布于汉代北部和西北部。由于南匈奴汉化程度较高,故墓葬形制和随葬品与同时期"汉式墓葬"相似,但也保留了很多本民族的丧葬习俗。分布各地的南匈奴墓葬出现细微差别的原因是由民族成分构成上的差...
关键词:东汉 南匈奴 墓葬
谈教师幸福的特点及其实现
6
《教育与职业》延安大学人文学院 高延春  出版年:2006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由于自身的职业理想得到一定程度实现时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感和自我愉悦感。教师的幸福有三个特点:重在精神性、必在创造性、先在给予性。实现教师幸福的条件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只有二者统一于...
关键词:幸福  教师的幸福  特点  实现条件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探究
7
《探索与争鸣》延安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冯菊香  出版年:2006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的出现和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既降低了人们对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又难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率。更为严重的是其长期存在必将造成偏远落后地区对教育的群体性失望,进而与当前的义务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不公平  社会关系 就业歧视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思想意识的变迁
8
《广西社会科学》延安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张秀丽  出版年:200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的思想意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空前的民族救亡意识 ;民主平等与政治参与意识 ;重视学习文化知识 ;参加生产 ,自强自立 ;卫生保健 ,科学育儿等。这些观念的转变 ,反映了边区妇女政治、经...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妇女 思想意识  变迁  
和谐与竞争:中西文化精神新论
9
《探索》延安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李宏斌  出版年:2005
文化精神是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历经传承积累而凝聚出的共有的、成体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过程中,中华民族侧重矛盾的同一性,化生了悠久灿烂的和谐文化精神;西方民族偏向于矛盾的斗...
关键词:和谐  竞争  文化精神
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赈灾救灾
10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梁严冰 岳珑  出版年:2009
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08JK192)
为了考察和梳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赈灾救灾情况,采用了文献资料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加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陕甘宁边区军民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陕甘宁边区政...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政府 自然灾害 赈灾救灾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