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民俗学会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民俗学    传统节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建筑类    哲学类    

被引量:1,175H指数:16WOS: 1 北大核心: 37 CSSCI: 47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
《文化遗产》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新文学学会 黄永林  出版年:201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编号:2015BAK02B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基于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与保护、传承与传播,以及创新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重点探讨了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分类和检索体系构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利用  数字化技术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
2
《民间文化论坛》中国民俗学会 刘魁立  出版年:2004
关注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其时空背景和历史必然性,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是我国全面、科学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涉及民族命运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建设全人类文化、使人类文化得以多样性发展的基础。区...
关键词:文化 民间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
《文化遗产》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国民俗学会 黄永林  出版年:2013
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文科技函〔2011〕821号)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阐释"文化生态"与"原生态文化"两个相关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面临的文化生态失衡的危机,探讨了"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创新,尤其重点研究了在"文化生态"理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整体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区
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基于乡村发展相关数据的分析
4
《文化遗产》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新文学学会 黄永林  出版年:20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6JJD860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对乡村的冲击,中国乡村活力日渐衰退,文化传统濒临中断,农耕文明正在衰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具有多重作用和价值,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为振...
关键词:乡村发展 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  振兴  
论村规民约的德治功能及其当代价值——以建立“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视角
5
《社会主义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中心;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民俗学会 高艳芳 黄永林  出版年:2019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16JJD860009)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德治是乡村治理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建立"三治结合"治理体系的重中之重。村规民约重在通过道德教化规范社会行为实现对乡村的治理,它具有以传统家...
关键词:村规民约 德治功能  乡村振兴  道德体系 乡村治理
中国史诗传统:文化多样性与民族精神的“博物馆”(代序)
6
《国际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江格尔>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神话学会;国际民俗学者组织 朝戈金 尹虎彬 巴莫曲布嫫  出版年:2010
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文学样式,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希腊史诗、印度史诗、巴比伦史诗、芬兰史诗、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等都成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因而每一个民族的史...
关键词:史诗 族群  叙事诗 演述方式  说唱艺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博物馆 博物院  文化机构  
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
7
《民间文化论坛》中国民俗学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清华大学历史系;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 刘魁立 萧放 张勃 刘晓峰 周星  出版年:2005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浪潮中,中国正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世界格局之中,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重大的历史变迁,民族文化传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与考验。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它的命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节日是否适应当代社...
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 节俗 民族文化内涵 民间文化  世界多元文化 刘魁立  中国民俗学会  动态趋势  张勃  历史过程
作为民俗艺术遗产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8
《民族艺术》中国民俗学会 周星  出版年:2005
传统吉祥图案历来主要是被作为"美术"来理解的,本文则从民俗学角度论述了吉祥图案作为"民俗资料"的意义。笔者认为,传统吉祥图案从其历史流脉来看有明显的传承性特点,是一种典型的民俗艺术。通过对具体事象的叙述与分析,作者指出在...
关键词:传统吉祥图案 艺术遗产 作为  “美术”  民俗资料  民俗艺术 生活世界  社会建构  结构原理  中国民众 民俗学  传承性 幸福观  人生观  意义  
数字经济时代文化消费的特征与升级
9
《人民论坛》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国民俗学会 黄永林  出版年:202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健全坚持正确网络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AZD0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6JJD860009)阶段性成果。
近些年,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呈现出生产消费平台化、消费空间在线化、消费主体多元化、消费模式多样化、消费推送精准化、消费体验场景化的新特征。数字经济时代...
关键词:数字经济 文化消费 消费引导  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文化经济学阐释
10
《文化遗产》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新文学学会 黄永林  出版年:2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6JJD860009)的阶段成果
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文化,没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就不可能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产业,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生活性"、"在场性"、"经典化"和"多样性"特征,不...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经济学 特征  产业开发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