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彝族    凉山彝族    凉山彝语    彝语    形容词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自动化类    建筑类    

被引量:178H指数:6北大核心: 22 CSSCI: 1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与突破
1
《继续教育研究》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 邓明英  出版年:2016
四川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项目(编号:YZWH1335)
为了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顺利进展,地方高校要通过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创业教育能够更好地实施。创业教育也要长期发展下去,就需要一种完整的制度为保证。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现如今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创新意...
关键词:地方高校 大学生创新创业 瓶颈与突破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2
《安徽农业科学》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 陈晓莉  出版年:2012
西昌学院研究生课题: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文化的影响(编号:XBO519)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分。凉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鲜明、个性的彝族服饰文化。该文从自然属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凉山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文化的影响。认为凉山彝族的服饰无论从图案、色彩的搭配还是...
关键词:地理环境 彝族服饰 民族特征 文化元素
试论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传承与变迁
3
《中华文化论坛》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 阿牛木支  出版年:2014
2013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SC13E020);2012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凉山彝族民间文学的文化透视研究"(编号:YZWH1205)成果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奉献给世界人类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凉山彝族火把节以本真性和丰富性著称,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火把节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功能呈现多样化趋势。凉山彝族火把节的活态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凉山彝族火把节  活态传承 民俗变迁
论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必要性
4
《科技信息》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 沙马打各  出版年:2013
凉山州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彝族传统伦理观对高校彝族学生的影响研究>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加之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大力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人口进一步增加,进入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在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后备力量,强化高校少数民族学...
关键词:高校 少数民族学生 党员发展
凉山彝族死亡认知的本土表达与现代调适--以"尼木措毕"仪式为例
5
《宗教学研究》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 肖雪  出版年:2013
教育部青年项目“断裂与对接: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自觉”(编号:12YJCZH224)的阶段性成果
凉山彝族对死亡有着自己独特的本土实践和认知。他们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死和生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同时又夹有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生殖崇拜、男女有别的认知。面对现代化发展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彝族对自己的死亡认知进行了恰当的调...
关键词:凉山  彝族 死亡认知  屈木措华  
凉山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昌学院;西昌学院发展规划处;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 曲木伍各 马庆霜 阿牛木支  出版年:2017
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民生之基。凉山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凉山彝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主要输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严重缺失。2015年8月,四川省委、省政府聚焦凉山彝区精准扶贫重点领域,出台17条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实施"一村一...
关键词:凉山彝区  民族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精准扶贫  问题与对策  
论彝族克智的演述程式及传承保护
7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凉山州文联 阿牛木支 吉则利布  出版年:2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彝族克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2BZW140)
克智是彝族民众口头诗歌的精髓,也是彝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克智大都在四川和云南北部方言区的彝族民间婚礼仪式、丧葬仪式和送灵归祖仪式活动中使用和流布。克智作为彝族文学的独特样式,兼具诗歌、论辩和曲艺的特质,其知识性、趣...
关键词:彝族克智  克智的演述程式  传承保护
凉山彝族火把节整体性保护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8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 阿牛木支  出版年:2017
四川省社科规划基地项目: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SC13E020)
彝族火把节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中国十大民俗节庆之一,蕴含着彝族人民的农耕文化记忆和族群认同标识,具有十分突出的传承保护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然而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进,凉山彝族火把节传承社区和文化空间的存续状...
关键词:彝族火把节 整体性保护 民间  政府 传承机制
可达性、城镇化与空间贫困的耦合特征分析——以西南地区县域尺度为例
9
《资源开发与市场》中央财经大学;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 唐正霞 侯拉坡 刘丰榕  出版年:2019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7年西部交通战略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交通基础设施、中心城市与四川省经济增长研究”(编号:XJQ011);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美姑县多维贫困测度与稳定脱贫对策研究”(编号:YZWH1805)
我国西南地区普遍存在空间贫困现象。通过2007-2016年西南地区县域尺度的实证分析发现:①西南地区可达性、城镇化与贫困县分布在空间上的演变存在一定的规律。即可达性密度高、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域大多分布在椭圆内...
关键词:可达性 城镇化 空间贫困  特征椭圆  耦合协调  
裂变中的口头传统——凉山平坝彝族哭嫁歌传承现状研究
10
《作家》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 邓明英  出版年:2015
四川省哲学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凉山彝族哭嫁歌的传承现状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YZWH1335
本论文基于对凉山平坝彝族的哭嫁歌传承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平坝彝族哭嫁歌的演唱和传承现状,力求从中透视凉山平坝彝族口头传统的变迁,并进一步扩展到对整个平坝彝族文化变迁的思考。以婚礼上的哭嫁歌来看,凉山平坝彝族人对哭嫁歌的演唱...
关键词:哭嫁歌 口头传统 传承 变迁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