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玉米    小麦    大豆    水稻    马铃薯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4,936H指数:55WOS: 641 EI: 54 北大核心: 2,148 CSCD: 2,38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6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发展套作大豆,振兴大豆产业
1
《大豆科学》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 杨文钰 雍太文 任万军 樊高琼 牟锦毅 卢学兰  出版年:2008
农业行业(大豆)科研专项项目(nyhyzx07-004-10);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5A010)
中国大豆供求失衡,振兴大豆产业势在必行。北方大豆正面临单位土地产出率低带来的比较效益低下、产销分离引起的成本增加、大面积重迎茬种植带来的减产严重、油酯和蛋白质含量不高等不利因素,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套作大豆作为南方新型旱地...
关键词:套作大豆 大豆产业 振兴  南方大豆
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
2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杨世民 廖尔华 袁继超 陶永清 李代玺  出版年:2000
四川省"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通过研究玉米密度与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密度对玉米秃尖长的影响最大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也很大 ,其次是千粒重、行粒数 ,对穗长的影响不显著。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 ,攀西地区及其类似地区的玉米高产...
关键词:玉米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栽培密度 农艺性状
氮肥水平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茎秆理化特性与抗倒伏性的影响
3
《作物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西昌学院 杨世民 谢力 郑顺林 李静 袁继超  出版年:200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05)资助
以杂交稻金优527为材料,分别在中低海拔地区雅安(600m)和高海拔地区西昌(1590m)进行了以氮肥水平为主区,栽插密度为副区的田间裂区试验。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茎秆基部节间变细长,茎壁变薄,秆型指数降...
关键词:氮肥水平 栽插密度 茎秆 理化特性 抗倒伏性
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名山县农业局 王昌全 魏成明 李廷强 孙凤琼  出版年:2001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
通过 8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连续多年双免耕作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劳动力投入 ,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连续 8年双免可使土壤有机质高...
关键词:免耕 土壤理化性状 水稻 小麦
鱼腥草的研究进展
5
《中草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吴卫  出版年:2001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990 0 0 14 0 3 3)
综述了鱼腥草在分布、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鱼腥草 栽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开发  
基于MaxEnt的西藏飞蝗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
6
《生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 王茹琳 李庆 封传红 石朝鹏  出版年:2017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7ZA066)
西藏飞蝗是青藏高原本地特有物种,为青稞和牧草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危害范围有扩大蔓延趋势。研究并明确西藏飞蝗在中国的适生区域,对制定该虫的早期监测、预警及控制措施意义重大。近年来最大熵理论在物种适生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
关键词:西藏飞蝗 MaxEnt模型  适生分析  影响因子  
作物秸秆还田的现状与展望
7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杨文钰 王兰英  出版年:1999
阐述了秸秆还田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现状,通过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现有的几种主要方式的分析,指出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作物秸秆还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作物 秸秆还田 现状  发展  
弱光对水稻籽粒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8
《作物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任万军 杨文钰 徐精文 樊高琼 马周华  出版年:2003
四川省科委项目"四川不同生态区持续高效农业发展技术研究与示范"资助
研究了灌浆期弱光对 3个杂交稻组合的籽粒生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4 9%遮荫及 6 9%遮荫下 ,籽粒空粒率升高 ,籽粒最终生长量、灌浆速率、灌浆相对起始势降低 ,以弱势粒及全穗籽粒受到的影响更大。遮荫处理后 ...
关键词:弱光 水稻 籽粒生长 品质  影响因素  杂交稻 空粒率  生长量 灌浆速率
生态因子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9
《果树科学》四川农业大学园艺系 张光伦  出版年:19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9070183)
根据有关文献和作者研究,分析了果树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项及影响果实品质的直接和间接生态因子,概述了热、光、水、土、地形等主要生态因子对果实大小、形状、色泽、质地、风味及内含物、芳香等方面的生态效应的研究概况,提出了今后研究...
关键词:果树 果实 品质  生态因子
植物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意义
1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陈锋 孟永杰 帅海威 罗晓峰 周文冠 刘建伟 杨文钰 舒凯  出版年:2017
四川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6ZB004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52377;2016T9086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100402)资助~~
化感现象作为植物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方式,在农林业生产中广泛存在。合理利用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对于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化感物质可促进或抑制不同物种种子的萌发过程,这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群落的组成与分布...
关键词: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种子萌发 生态系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