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藏传佛教    藏族    生态环境    西部大开发    经济发展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被引量:2,485H指数:17北大核心: 286 CSSCI: 661 CSCD: 13 RDFYBKZL: 2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秦岭南坡松栎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研究
1
《西北植物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甘肃小陇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 张岗岗 王得祥 张明霞 刘文桢 郭小龙  出版年:2015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0644);天水市科技支撑计划(2014-35)
为了揭示秦岭南坡松栎林群落动态变化过程中物种间关系与群落演替的相互作用,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性系数探讨了油松林→松栎混交林→锐齿栎林演替序列过程中3个演替...
关键词:秦岭  松栎林群落  演替 种间联结 种间相关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
2
《贵州社会科学》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前 张晓红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十九大专项课题“新时代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18VSJ090);中山大学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项目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指向对共同体生活的切入,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实践的理论与现实之维。共同体生活的文化作用、内容、导向,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实践对传承的表达、思想对外在化转换的引领,通过中华文化认同的外显...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逻辑 文化关系 文化路径 文化实践
河湟地区藏传佛教的历史变迁
3
《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蒲文成  出版年:2000
关键词:东部农区  临夏回族自治州  河湟地区  黄河沿岸 青海省  发展  历史变迁 多民族 藏传佛教 经历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期刊的神圣职责
4
《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社会科学》编辑部副编审 马勇进  出版年:2008
学术不端行为是涉及学术领域的,违反基本学术规范、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其在学术期刊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抄袭剽窃;一稿多投、一稿多发;学术成果低水平重复;虚假注释、不实参考文献。学术不端行为在学术期刊中之所以大量存在,既有社...
关键词:学术期刊  学术不端行为 产生原因  防范措施  
青海藏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以玉树州文旅产业多元融合为例
5
《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杨军  出版年:2018
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对青海藏区有着突出重要意义,并且对周边藏区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有着重要的连带作用。本文通过近年玉树州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玉树州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过程中可取的经验...
关键词:文化产业 旅游业 产业融合
“石榴籽”效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然视角
6
《青海社会科学》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范君 张前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新时代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批准号:18VSJ090)阶段性成果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发的产物,"石榴籽"效应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写照和文化图谱,它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命存在圈的形式,延展于复合民族共同体稳定的社会历史联系和共同的文化纽带中。"百籽合一"的命运与共意识、"百籽共...
关键词:“石榴籽”效应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培育与铸牢  
藏传佛教生态保护思想与实践
7
《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所 桑杰端智  出版年:2001
关键词:藏传佛教 宗教思想 生态理念 实践  丰富  发展  启示  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体系  
青海省湟水谷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
8
《水土保持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青海大学研究生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郭婧 周学斌 任君 王芳萍 魏珍 师燕 周华坤  出版年:201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19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JY012);青海省创新平台建设专项(2017-ZJ-Y20);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ZJ-910);青海省科协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决策咨询调研课题(2017KX06)
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青海湟水谷地3个典型区县为例,构建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及综合发展水平,最后从时空角度...
关键词:湟水谷地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
9
《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赵宗福  出版年:2010
昆仑神话是中国古典神话的主体,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而她与青海高原的昆仑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梳理了昆仑神话的文化意象、神话昆仑山的基本风貌和女神西王母形象的文化变迁,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昆仑神话与青海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昆仑神话 昆仑文化 昆仑山  西王母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社区共建的路径研究
10
《青海社会科学》西北政法大学;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苏海红 李婧梅  出版年:2019
通过建立国家公园与社区共建机制,可厘清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使国家公园建设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有利于提升当地社区发展和公众对国家公园建设的认知和责任感。社区共建须从构建共享体系、新型城镇化、绿色...
关键词:三江源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社区共建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