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旅游    可持续发展    文化    旅游业    述论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哲学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057H指数:19WOS: 17 EI: 7 北大核心: 165 CSSCI: 94 CSCD: 6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黄土台塬区土地利用转移流及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EI收录)
1
《地理学报》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马彩虹 任志远 李小燕  出版年: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57;41001388);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70025)~~
提出了土地利用转移流和土地利用活跃度的概念,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测度模型,以5年和25年两种时间尺度对黄土台塬区土地利用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密度制图法应用到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集聚特征识别...
关键词:土地变化科学  土地系统  土地转移流  空间集聚特征  黄土台塬区  
陕西河谷盆地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时空差异分析 ( EI收录)
2
《地理学报》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孙艺杰 任志远 赵胜男 张静  出版年:20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4JJD840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523)~~
陕西河谷盆地是区域主要粮食基地和社会经济中心,人口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快发展,使得该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冲击,生态环境面临着潜在的巨大危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西北地区经济中心—关中盆地和...
关键词:陕西河谷盆地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华北地区气候暖干化的农业适应性对策研究
3
《干旱区地理》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 王长燕 赵景波 李小燕  出版年:2006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国家重点学科项目(SNNUHG04007);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LQG0504);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02JAZDXM770014)
通过对华北地区1951-2000年的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并作出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和平均降水变化图,得出华北地区50多年来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气温明显升高,冬季表现最为明显,降水明显减少,夏季表现最为明显。接着...
关键词:华北地区  气候暖干化 适应性对策  
秦巴山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地形梯度效应 ( EI收录)
4
《农业工程学报》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张静 任志远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5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4JJD840004)
自然景观的垂直地带性为区域土地利用的垂直景观格局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决定了垂直景观带上土地利用的强度及其变化情况。该文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土地利用信息图谱法等,分析了1989-2010年秦巴山区...
关键词:土地利用 地形 生态 地形梯度  地学信息图谱 秦巴山区  
北京市碳足迹与碳承载力的动态研究
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赵先贵 马彩虹 肖玲 胡攀飞  出版年:2013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E056);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12KRM48);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10501-1214)资助
利用1999年~2009年北京市化石能源消费、生物质能利用和特殊工业生产以及各类植被面积数据,通过构建数量模型,分析碳足迹、植被固碳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碳足迹由1999年的1.4111×108tCO2...
关键词:碳足迹 植被固碳量  碳循环 北京市  
基于MOD16的汉江流域地表蒸散发时空特征
6
《地理科学》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张静 任志远  出版年: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5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4JJD840004)资助~~
基于MOD16遥感产品,在数据精度验证的基础上,运用GIS统计法、线性趋势法等研究了2000~2014年汉江流域蒸散发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规律及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下的蒸散发特征。结果表明:1 2000~2014年,潜在蒸散发(...
关键词:蒸散发 MOD16  土地覆被类型  汉江流域
试论汉水流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7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陕西理工学院文化传播系 梁中效  出版年:2003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00JK047)
 汉水流域在历史时期是联系中国南北与东西的纽带,是南北文化交汇和转换的轴心,是两汉三国文化的发祥地,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最先扎根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区域文化中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圈。
关键词:汉水流域 南北过渡  东西交汇  文化特征
乡村图书馆是孵化乡村文化的暖巢——关于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讨论
8
《图书与情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石河子大学图书馆 王子舟 李静 陈欣悦 李丹清 贺梦洁 郑元元 余慧 刘晗月  出版年:2021
乡村图书馆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回顾乡村图书馆的历史,讨论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依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复活的方式、目前的实践经验等,总结出乡村图书馆发展中的两种原动主体及其优劣之处,揭示出乡村图书...
关键词:乡村图书馆(农村图书馆)  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振兴  基层图书馆事业  
黄土高原植被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9
《中国农业科学》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张翀 任志远 李小燕  出版年: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057;41001388)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对水热条件的时空响应。【方法】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植被覆盖、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的时空分布,并结合奇异值分解分析植被覆盖与水热条件的时空相关性。【结果】东南部水热条件对植被的生长最佳,西北部干旱...
关键词:黄土高原 植被覆盖 气候变化 响应  
汉中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变化研究
10
《水土保持研究》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张静 马彩虹 王启名 姬文武  出版年:2012
陕西理工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SLGQD0620);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1JK0748)
基于汉中市1996—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空间差异模型,对汉中市14a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表明:汉中市耕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牧草地、居...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汉中市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