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戏曲    电影    元杂剧    考述    剧场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326H指数:8北大核心: 47 CSSCI: 67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古代民间祭祀组织“社”与“会”初探
1
《世界宗教研究》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所长 车文明  出版年:2008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210
秦汉以后的祭祀活动分别在宫廷、官府、民间3个层次上进行。民间祭祀活动一般由"社"、"会"组织实施。本文探讨民间群体性、公共性祭祀活动,对民间祭祀组织"社""会"进行考察梳理。
关键词:社  会  民间祭祀组织  民间宗教
中国神庙剧场概说
2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教授、博士 车文明  出版年:2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戏曲文物志”成果(项目编号:06BZS024)
神庙剧场是指在神庙里建立戏台,并有观剧场地的场所。神庙与剧场的结合在中外早期戏剧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的演进,国外的戏剧演出场所后来大多割断了与神庙的纠葛而形成独立的剧场。但中国的神庙剧...
关键词:剧场 神庙 古代宗教 演出习俗
中国古代剧场类型考论
3
《戏曲艺术》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戏曲文物研究中心 车文明  出版年:2013
中国古代的剧场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商业性剧场,主要有出现在宋元时期大城市的瓦舍勾栏与清代中后期一些大都市的茶园酒楼以及戏园子;神庙剧场,包括遍布广大城乡的各种庙宇剧场、祠堂剧场、会馆剧场等;宫廷剧场,包括历代宫廷里的各种...
关键词:中国古代剧场  神庙剧场  瓦舍勾栏 会馆 宫廷剧场  
当代青春电影的叙事策略——以电影《致青春》为例
4
《四川戏剧》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徐建国  出版年:2013
2013年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非遗保护视阈下的云冈石窟人文遗产价值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3084
2013年,由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高票房在国产电影里刮起一股清新怀旧之风。影片由注重形式转向关注故事情节,以其独特语言来传达当下年轻人的价值观及其生存状态,并将文学语言与电影画面互融,通过城市生活与农村背...
关键词:当代青春电影  叙事策略 《致青春》  
末泥色及其文物图像小考
5
《中华戏曲》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延保全  出版年:2009
关键词:小考 图像 文物 《都城纪胜》  宋人 记载  脚色 杂剧
从戏曲文物看宋金元杂剧的脚色行当
6
《中华戏曲》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延保全  出版年:2006
“行当”是中国戏曲中规范化、艺术化的性格类型,也是带有鲜明性格色彩的分类系统,是中国戏曲艺术所具有的独特艺术精神特征之一。它的出现是伴随着中国戏曲的形成而出现的。也就是说,戏曲的形成与成熟,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行当制...
关键词:戏曲文物 人物形象  行当 脚色 元杂剧 中国戏曲艺术 戏剧表演 《东海黄公》  
万寿宫历史渊源考——金元真大道教宫观在山西的孤例
7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曹飞  出版年:2004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2 0 0 2 1 0 )
山西省高平市上董峰村万寿宫,因当地民间人格神马仙姑而建,当地人又称之为马仙姑庙。自蒙古太宗十二年(1240年)至今,绵延七百余载,增修补建代不乏人。本文通过对庙内遗存至今的19通碑刻的研究,大致勾勒出了万寿宫的变迁史,并...
关键词:真大道教 金元时期 山西省  高平市  万寿宫  马仙姑  
山西上党戏神类型概说
8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曹飞  出版年:2002
山西师范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山西上党地区有着独特的戏曲人文传统 ,其戏曲艺人大体分为乐户艺人和上党梆子艺人两类 ,分别负责供撰演出和搬演大戏。他们职司有异 ,传统不一 ,敬奉的行业神也不尽相同。乐户艺术人崇祀的行业神主要有咽喉神、白眉神和律音祖师 ...
关键词:山西  上党  类型  上党地区  乐户艺人  梆子艺人  戏神 神灵体系
民间丧葬演戏略考
9
《民俗研究》中山大学中文系06级博士生;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讲师 孔美艳  出版年:2009
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项目批准号06JJD840021)系列成果之一
丧葬演戏是一种纯粹的民间习俗,它源于丧礼上人们本能的歌哭擗踊和用乐。根据现有资料,丧葬活动中出现成熟的戏曲演出是在明朝初期。明末清初至今,丧葬演戏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然而另一方面,这种习俗的流传一直伴随着官方的禁止和正统...
关键词:民间  丧葬演戏  丧家之乐  民俗文化功能  
后土祠庙貌碑中两方台的考释
10
《考古》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车文明  出版年:2001
in the Houtu Temple at Miaoqian village, Baojing township, Wanting county,Shanxi, there exists the “Houtu Temp...
关键词:后土祠  庙貌碑  方台  历史考证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