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菏泽学院音乐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山东琴书    音乐教育    艺术歌曲    传承    音乐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轻工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373H指数:8北大核心: 70 CSSCI: 1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1
《大众文艺(学术版)》菏泽学院音乐系 杨永蕾  出版年:2012
中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千万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智慧与创作才能,为了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高校作为培养民族音乐优秀人才的机构,必定要促进民族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加强民族音乐教...
关键词:民族音乐 高校 教学创新
论黄自艺术歌曲创作之特征
2
《菏泽学院学报》菏泽学院音乐系 李林  出版年:2005
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艺术歌曲风格清新、格调高雅;在传承我国优秀古典文化、借鉴西方作曲技巧等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典范。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特征,并充满诗化意...
关键词:黄自 艺术歌曲 创作特征  美学意蕴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再思考
3
《中国成人教育》菏泽学院音乐系 李梦华  出版年:2012
声乐教学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它直接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幼教音乐活动服务。为了尽可能地达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本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进行了再思考: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大胆更新教学内容、选择合...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 声乐教学
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
4
《群文天地(下半月)》菏泽学院音乐系 杨永蕾  出版年:2012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高校的教学改革,尤其是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但是从现实实践来看,在高校的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别从声乐教学的内容、声乐教学的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析。
关键词:高校 声乐教学 改革创新  
乐籍制度下的女乐与城市音乐文化
5
《中国音乐学》菏泽学院音乐系讲师 程晖晖  出版年:2008
女乐是乐籍制度实施的核心因素。历史上,女乐与城市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越繁荣,女乐越兴盛。北魏是乐籍制度的肇始时期,都城已出现专门供乐籍生存执业的场所。唐以来俗乐教坊网络体系在城市建立发展,乐籍制度下女乐声色娱人的功能...
关键词:女乐 乐籍制度 俗乐 城市 教坊网络体系  
谈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6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菏泽学院音乐系 岳雷  出版年:2010
阐述了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涵义,指出了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论述了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从实践角度提出了高校加强音乐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大学生
山东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7
《大众文艺(学术版)》山东菏泽学院音乐系 吴艳玲  出版年:2010
菏泽是著名的"戏曲之乡",也是山东琴书的发源地。山东琴书是山东重要的地方曲艺品种,其演唱风格稳重大方,深受人们的喜爱。山东琴书文化底蕴丰厚,对吕剧的发生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山东吕剧的直接母体,历史文化价值比较独特。二十...
关键词:山东琴书 流派 艺术特色 传承意义  
山东筝派与筝曲的发展和艺术风格
8
《菏泽学院学报》菏泽学院音乐系 闫永丽  出版年:2007
作为中国古筝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古筝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是全国最有影响的主要流派之一。历代筝手层出不穷,并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和手法,在岁月的变迁中逐渐形成了以区域为代表的自己的传统流派,优秀的山东筝曲代表着...
关键词:山东筝派 艺术风格 筝曲 发展  
黄自艺术歌曲创作的“民族性”
9
《牡丹江大学学报》菏泽学院音乐系 傅学波  出版年:2008
黄自先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音乐家,其艺术歌曲作品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和朦胧的意境,具有浓厚的精神底蕴和美学内涵。随着20世纪西方音乐文化的渗透,"洋为中用"的文化探索逐渐显现,黄自在此背景下运用西方的作曲技法...
关键词:黄自 艺术歌曲 民族性 传承 探索  
体验式教学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0
《青年文学家》菏泽学院音乐系 刘水  出版年:2010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通过观摩,或者直接使教学活动再现,使学生进入教学内容所描述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体验,感悟,来得到知识经验的一种学习方法。在音乐教育中,音乐的体验和表现是最重要的,而技术只是为音乐表现服务的。本文从教师教...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钢琴教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