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网络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电子数据 网络证据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建筑类
被引量:2,056H指数:18EI: 2 北大核心: 129 CSSCI: 103 CSCD: 5 RDFYBKZL: 3
-
排序方式:
-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
- 1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李岩 曾维伦 何海涛 出版年:201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08XKS009)
- 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新媒体只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就拥有了传统媒体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体,并以惊人的速度继续发展。目前,新媒体已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了解世界的最主要的媒介形态,并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
-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 网络环境下高校舆情的传播及引导机制研究
- 2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陈纯柱 敖永春 出版年:2011
- 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09JD710037)
- 在网络时代,高校的舆情问题是高校维稳工作的重要问题。文章采取调查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以及系统的研究方法,对高校舆情的内涵和功能,高校舆情传播的内容、方式和特点进行了剖析和研究,提出并构建了高校舆情传播的引导和监控机制。
-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舆情 传播方式 引导机制
- 论网络舆情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 3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邓燕 出版年:200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文化建设的导向研究"(07BKS044)
- 近年来,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和演变的重要因素。它往往成为直接引发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间接推动高校群体性事件恶性化发展的"催化剂"和阻碍高校群体性事件得到有效解决的"绊脚石"。为了应对这些影响,应...
- 关键词:网络舆情 高校群体性事件 影响
- “被遗忘权”之争——基于欧盟个人数据保护立法改革的考察
- 4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夏燕 出版年:201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网络立法问题研究:欧美经验与本土构建"(12XFXO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网络空间的法理研究"(12YJC820117)
- "被遗忘权"是欧盟2012年在个人数据保护立法提案中正式提出的新概念,在2014年5月13日欧洲法院一个开创性的判决中得到支持。"被遗忘权"试图有针对性地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的个人数据自决权和赋予网络数据控制者更多责任,引发...
- 关键词:被遗忘权 网络 个人数据 立法
-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导向功能
- 5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任永梅 刘秀伦 出版年:2010
-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WSK028)
- 大学生特有的群体性致使高校网络舆情形成非常快速,而大学生不成熟的价值观易受他人影响。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主动地占领高校网络舆情新阵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 关键词:高校 网络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导向功能
-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论析
- 6
- 《高校理论战线》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闵绪国 出版年:2010
-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劳动是幸福的源泉,道德是幸福的前提,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结合,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这种科学的幸福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为我们追求...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幸福 幸福观
- 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的规制研究
- 7
- 《山东社会科学》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陈纯柱 韩兵 出版年:201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问政’的制度化研究"(项目编号:11BZZ062);司法部法学研究课题"互联网上的宪法权利研究"(项目编号:08SFB5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互联网为言论自由的行使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其独特的表达载体和全新的表达空间造就了网络言论自由的新特征。网络言论自由在中国承载着比发达国家更多的民主监督功能,发挥着重要的民主"催化剂"作用以及社会"安全阀"功能,从而值得我们...
- 关键词: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 法律保护 规制 行业自律
- 网络证据的特殊性及研究价值
- 8
- 《河北法学》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熊志海 出版年:2008
- 网络证据是指从不同网络终端获取的信息载体。它是电子证据中一类独特的存在形式。与其他形式的电子证据不同,网络证据可以通过不同地点、不同空间在网上获取。因此,网络证据的收集、审查、认定都有着特殊性。明确界定网络证据的概念、特...
- 关键词:网络证据 特殊性 研究价值
- 巴人、巴国与巴文化
- 9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周兴茂 出版年:2007
- 重庆市2005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2005--xw03)的阶段性成果
- 巴人是诞生并聚居于巴地的原住民,可能是因为其中较大一支的图腾是龙蛇而得名;巴国主要是白虎巴人创立的古国与方国,重庆曾经是巴人方国的都城;巴文化是巴人在自身的民族繁衍、发祥的历史进程中,在巴地高山大川的自然基础上,创立并与...
- 关键词:巴人 巴国 巴文化
- 论网络语言的后现代文化内涵
- 10
- 《晋阳学刊》重庆邮电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周卫红 出版年:2006
- 网络语言的许多特点暗合了后现代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具体表现为:网络语言自由解构语言规范的特点体现了后现代“去中心”、“去权威”的文化精神;网络语言充斥大量数字语的特点,体现了后现代“数字化”、“计算机化”的知识特征;网...
- 关键词:网络语言 后现代 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