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诗歌    教学    杜甫    高校    现代文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建筑类    

被引量:1,119H指数:9WOS: 1 北大核心: 211 CSSCI: 136 RDFYBKZL: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明朝中后期旅游文化论
1
《旅游学刊》重庆三峡学院古典文献研究所 滕新才  出版年:2001
明朝中后期旅游活动空前普及化、大众化 ,形成了全国性的旅游热潮。这种热潮的形成是与商品经济撞击下新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的 ,从而达成了一种追求旅游的”群体意识”。明朝中后期的旅游热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
关键词:明朝 旅游 群体意识  
汉语词缀形成的历史考察——以“老”、“阿”、“子”、“儿”为例
2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重庆万州 郭作飞  出版年:2004
词缀的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历时语法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语言难点。本文以"老"、"阿"、"子"、"儿"为例,发现汉语词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一般的规律性,即都经历了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形成后...
关键词:词缀 老  阿  子  儿  历史演变
国外作文教学:危机、对策及启示
3
《课程.教材.教法》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 重庆 万州 404000 李乾明  出版年:2004
种种原因导致了国外出现了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的作文教学危机。对此,它们解决危机的对策包括三个方面:宏观对策——作文课程目标与作文教学环境的建构,中观对策——先进的教学观念的确立,微观对策——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的实施。...
关键词:作文教学 危机  对策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解读校园流行语
4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 王春玲  出版年:2004
校园流行语的内容集中表现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它主要通过旧词新解、谐音借字等方式构成,具有较强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等特点。这些新奇怪异的流行语是在社会文化背景和青年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它对...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 背景  规范度  
从历时平面看汉语词缀演化的一般规律——以“老”、“子”为例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 郭作飞  出版年:2005
词缀的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历时语法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语言难点。本文以"老"、"子"为例,发现汉语词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一般的规律性,即都经过了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形成后的词缀位具有置固...
关键词:词缀 老  子  历史演变
“然”的词尾化考察
6
《汉语学报》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王兴才  出版年:2009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项目批准号:08JWSK098)的部分研究成果
"然"字既可用作形容词词尾,又可用作副词词尾。虽同用作词尾,但各自的语法化途径却并不相同。形容词词尾是"然"用在"如/若+AP+然"的句法环境中,由"然"的拟象功能意义逐渐演变而来;副词词尾则是因"然"可及性降低带来"然...
关键词:“然”词尾化  句法环境 代词并入  
语文教学艺术内在与外在的特征及其功能
7
《课程.教材.教法》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万州404000 李乾明  出版年:2003
语文教学艺术,是指语文教学的审美化,清晰性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内在特征。可感性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外在特征。它们又分别表现出具体的一系列美学特征。语文教学艺术具有启发动机和乐学两大功能。
关键词:清晰性 可感性 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  中学  教学方法 语文 教学艺术 功能  
关于“词缀”确定的几个问题
8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 蒋斌  出版年:2001
确定词缀时,“类化”提供参考;对“定位”中的“例外”的认识;“虚化”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尺度从严比从宽好。
关键词:“类化”作用  “定位”标准  意义虚化
关于“之所以”
9
《汉语学报》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王兴才  出版年:2007
本文认为古汉语"所以VP"不具有谓词性特征,其当属体词性结构;形成于"S+之+所以VP"的"之所以VP"(简记作"之所以")不置句首,而总是放在一定词语之后且用法同于不带"之"的"所以VP",其"之"为偏正结构中的助词。...
关键词:“之所以”  “所以VP”  “之”的用法  词汇化
《说文解字·叙》中的汉字形义统一论
10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 向学春  出版年:2006
《说文解字.叙》全面深刻地反映了许慎的汉字形义统一论思想。这一科学进步的思想不仅对《说文解字》的编撰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而且对今天的汉字学原理和训诂方法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六书"  汉字形义统一论  以形表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