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少数民族 土家族 民族地区 民族 中华民族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生物科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6,769H指数:31北大核心: 758 CSSCI: 781 CSCD: 8 RDFYBKZL: 44
-
排序方式:
- 教育扶贫研究述评
- 1
- 《复旦教育论坛》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海南医学院 谢君君 出版年:2012
- 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教育扶贫的功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扶贫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扶贫的模式,并对目前教育扶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新时期的教育扶贫提供借鉴和参...
- 关键词:教育扶贫 理论 模式 述评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
- 2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段超 出版年:2012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研究"(10JZD003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多种元素、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传承体系各要素、各环节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多重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有效运行是体系中各种元素、各个环节的有效整合,各种元素、各个环节功能的充分...
-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发展
- 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脱贫攻坚的组织动员
- 3
- 《社会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符平 卢飞 出版年:202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治理体系与贫困治理效能关系研究”(20ASH001)的阶段性成果
- 本文从组织动员视角,通过呈现与分析脱贫攻坚中涉及动员的各种制度、过程、策略与技术,揭示了在贫困治理领域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的过程与机制。研究认为,层次鲜明、梯次接续的组织动员机制在治理结构上构建了党政科层组织...
- 关键词: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脱贫攻坚 组织动员
- 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旅游效应再认识
- 4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田敏 出版年:2003
- 本文就旅游对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所产生的有利与不利影响进行了归纳,并对这两方面的影响及其关系进行了辨证分析,提出民族社区社会文化的旅游效应的两面性是一种本质属性,必须给予正确的认识,客观、科学的对待和处理,以利推动民族社...
- 关键词:民族社区 社会文化变迁 旅游效应 旅游业 民族传统文化
- 贫困文化理论对文化扶贫的启示及对策建议
- 5
- 《广西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方清云 出版年:2012
- 中南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散杂居畲族文化变迁与和谐社会的构建"(YSZ08018)的阶段研究成果
- 贫困文化理论是人们对贫困现象思考的一次转向,是从纯粹经济理论解释转向文化理论解释的一次转向,对文化扶贫的启示性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重视贫困文化的正功能,文化扶贫要有"破"有"立"、破立结合。第二,重视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
- 关键词:贫困文化 文化扶贫 对策
- 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
- 6
- 《湖北社会科学》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袁年兴 出版年:2009
- 共生哲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时代诉求的必然性,它是时空坐标中人类理性的选择。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它使我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集团与集团、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审视有了新的视野和认识,使我们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人与社会、人与自...
- 关键词:共生哲学 进化 共同 合作 互惠 相变
- 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
- 7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柏贵喜 出版年:2006
- 乡土知识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因其独特的“话语实践”而成为人类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乡土知识在乡土社区和现代社会均具有多种显在或潜在的利用价值,本文对如...
- 关键词:乡土知识 利用价值 传承性保护 产权保护
-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中的排斥与内卷
- 8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陈云 出版年:2008
- 国家民委课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实证研究"(MSY07001);国家民委课题"转型期城市少数民族贫困社区的改造与发展"(MSY07011)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地向城市聚集。在社会排斥和社会内卷双重动力的推进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小群体的形式占领特定城市空间,与主流城市文化之间形成了各种空间障碍和心理障碍,阻碍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
-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社会排斥 社会内卷 空间隔离
- 国家认同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9
- 《贵州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虎有泽 云中 出版年:2018
- 国家社科基金"甘宁青民族地区法律执行和社会稳定研究"(项目编号:13BMZ005)的阶段性成果
- 民族团结是国家认同的生命线,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主导叙事。我们所理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是一种国家认同的表现形式。从国家认同层面理解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公...
- 关键词:国家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关系
- 论民族关键符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南宁市三月三民歌节为例
- 10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田敏 陈文元 出版年:201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开发利用我国各民族关键符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调研报告"(13AZD056)阶段成果
- 合理开发利用民族关键符号能够强化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关键符号中的节庆符号,广西南宁市以三月三民歌节为重要"推手",从交流互动、文化自信、民族认同、道德素质、日常生活等领域积极推动中华民...
- 关键词:民族关键符号 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月三民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