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毛泽东    蒋介石    孙中山    清政府    国民党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371H指数:7北大核心: 180 CSSCI: 149 RDFYBKZL: 3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非战争军事行动
1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南京政治学院历史学系 朱之江  出版年:2003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冷战后日益凸现的一种军事力量运用方式。本文通过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和实例的分析,探讨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内涵,并着重论述其不同于战争行动的特点,以及与战争行动的基本关系。非战争军事行动拓展了军事力量的社会价...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 内涵  特点  意义  
台湾光复后的民众心态与“二·二八”事件
2
《民国档案》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白纯  出版年:2000
关键词:“二·二八”事件  中国  台湾省  民众
论北洋政府时期的司法独立
3
《南京社会科学》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李峻  出版年:2000
北洋政府时期的司法独立表现在 :制定了一套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法律典章 ;选拔了一批具有现代政治理念的司法人才 ;收回上海公共租界中的公审会廨 ;严惩贪官 ,初步显示了独立司法的威严。其未能有效实施的表现是 :行政干预...
关键词:北洋政府时期 司法独立 法律典章  司法人才
蒋介石儒化三民主义之评析
4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南京政治学院历史学系 白纯  出版年:2003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投标项目 (2 0 0 2DXM770 0 0 8)
独揽孙中山三民主义解释权之后 ,蒋介石获得了统摄全党思想的合法性 ,为走上个人独裁道路 ,从理念上打开了一扇大门。蒋介石对三民主义解释的实质 ,是儒化三民主义。他将孙中山描述为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集大成者 ,将儒家伦理道德...
关键词:蒋介石 戴季陶主义 三民主义 儒家伦理道德 独裁主义  
李鸿章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
5
《安徽史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邵建东  出版年:1998
关键词:李鸿章  日本侵台事件 台湾的主权  清政府 兵费  中国政府  大久保利通  完整主权  中日交涉 总理衙门
译书与中国近代化
6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南京政治学院历史学系 陈志勇  出版年:2002
译书 ,作为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对促进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近代译书 ,大体上分为教会、官方、民间三方面的力量。尽管各方译书的目的、内容各有不同 ,但对于中国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作用不可低估。
关键词:译书  西学东渐 中国近代化
简论光复初期台湾的专卖制度
7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南京政治学院历史学系 白纯  出版年:2002
光复以后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设立专卖局 ,对樟脑、烟草、酒、火柴、度量衡器等物资实行严格的专卖制度。 1945年至 1947年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财政收入来源于专卖。专卖制度自最初实行即引起台湾民众的...
关键词:台湾  光复初期 专卖制度 评价  
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的抗法保台策略
8
《历史研究》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季云飞  出版年:1995
1883至1885年,法国发动了一场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这场战争分别在越南北圻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战役又主要集中在台湾。因此,中法战争中清政府如何坚持抗法保台、维护对台湾的主权,成为其对法军事斗争...
关键词:抗法保台  刘铭传 清政府 中法战争 光绪帝 台湾防务  战争期间 李鸿章  总理衙门  中国军队  
清代台湾民间械斗与清政府的对策
9
《社会科学辑刊》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季云飞  出版年:1998
清代移居台湾的漳泉、闽粤民人间发生的“分类械斗”不同于台湾人民反清起义,它有害于海疆稳定、社会安宁和经济发展,无任何积极、进步可言。发生“分类械斗”的原因在于:闽粤及漳泉民人移居台湾时间的先后而造成在台居住地区的不同;开...
关键词:清代台湾  清政府  乾隆帝  台湾人民 军机大臣 道光帝 嘉庆帝 清实录 闽粤移民  最高统治者
建国后毛泽东国防发展战略思想简论
10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南京政治学院历史学系 李峻  出版年:2004
毛泽东国防发展战略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出发,以对国际战略格局判断及其发展趋势预测为基本依据,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确立了国防力量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这一国防战略思想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关键词:毛泽东 国防发展战略 国家利益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