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方式:
- 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 1
- 《考古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贾兰坡 盖培 尤玉桂 出版年:1972
- 1963年夏初,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山西工作组王择义、尤玉柱等,在雁北地区进行考察时,根据西安矿业学院煤田普查队提供的线索,在山西朔县峙峪村附近发现了一处颇有意义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地点编号:63661)...
-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 萨拉乌苏河 旧石器时代文化 北京人遗址 细石器文化 更新世晚期 披毛犀 发掘报告 周口店 刮削器
- 以气候变化为标志的中国第四纪地层对比表
- 2
- 《第四纪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刘东生 施雅风 王汝建 赵泉鸿 翦如湣 成鑫荣 汪品先 王苏民 袁宝印 吴新智 邱占祥 徐钦琦 黄万波 黄慰文 安芷生 鹿化煜 出版年:200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94170
- 随着新技术方法的不断引入和地层学多元划分理论的提出,除了传统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又开拓了地貌地层、磁性地层、土壤地层、同位素地层、事件地层和旋回地层等新的分支。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的需要,促使我们去探索第四纪地...
- 关键词:第四纪 地层 同位素地层 地层表 气候变化
- 阳高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 3
- 《考古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贾兰坡 卫奇 出版年:1976
- 一、遗址附近的地质概况1974年,我们在山西省雁北地区进行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时,在阳高县古城公社许家窑村东南1公里的梨益沟西岸的断崖上,发现了这个分布面积相当大而内含遗物又很丰富的古文化遗址。遗址的海拔高程980米,地理...
- 关键词:许家窑 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刮削器 泥河湾层 北京人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 细石器 大同盆地 图版 周口店
- 中国新生代哺乳动物分期
- 4
-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童永生 郑绍华 邱铸鼎 出版年:1995
- 中国科学院支持的"八五"院重点科研项目
-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新午代地层中已发现近1500种哺乳动物。根据这些动物群体的组成及演替特征,将中国新牛代初步归结为18个哺乳动物期,其中早第三纪10个,晚第三纪5个,更新世3个。
- 关键词:哺乳动物纲 分期 中国 新生代
- 辽西四合屯及周边地区义县组下部地层层序与脊椎动物化石层位
- 5
-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北票市地质矿产管理局 汪筱林 王元青 王原 徐星 唐治路 张福成 胡耀明 顾罡 郝兆林 出版年:1998
-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重大项目!KZ951-B1-4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72088
- 辽西四合屯发掘和野外考察表明,四合屯及周边地区义县组下部地层由三段组成:第一段冲积相粉碎屑岩;第二段中基性火山熔岩;第三段滨一浅湖、半深湖二深湖相砂岩和页岩构成2个正旋回.其中第三段有上、下2个脊椎动物化石层位:尖山沟上...
- 关键词:辽宁 四合屯 义县组 地层层序 脊椎动物
- 海南岛黎族体质特征之研究
- 6
- 《人类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张振标 张建军 出版年:1982
- 黎族的体征明显属黄种人。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在体征上与壮族、布依族、彝族和高山族较相似;与汉族相比,则与广西、广东、福建和湖南的汉族相似。因此,作者认为黎族的体征属华南类型。黎族四个组群间,在容貌上较难区分,但测量的尺寸...
- 关键词:形态观察 活体测量 体型 黎族 黎族四个组群
- 中国南方红土年代地层学与地层划分问题
- 7
- 《第四纪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袁宝印 夏正楷 李保生 乔彦松 顾兆炎 张家富 许冰 黄慰文 曾荣树 出版年:200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471139和40472088)资助
- 南方红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以各类岩石和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为母质发育的红色风化壳,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第四纪土状堆积。本文在探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上红色风化壳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根据风化壳发育程度将其划分为砖红土风化壳、红壤土风...
- 关键词:南方红土 红色风化壳 网纹红土 地层划分
- 中国北方旧石器工业的区域渐进与文化交流
- 8
- 《人类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张森水 出版年:1990
- 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存在多种工业或组合,其中小石器工业具区域特点,发展滞缓,起主导作用;与邻近地区的文化交流明显地发生在距今三万年左右,改变了该地区工业格局,影响其后地区工业的发展,并使中国南北方旧石器时代工业更具多样性。
- 关键词:旧石器工业 区域渐进 文化交流
- 运用体型方法研究中国学生(山西)的体格发育
- 9
- 《人类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赵凌霞 出版年:1992
- 采用体型方法研究人体体格特征,并与遗传、生理、运动、健康状况、营养方式等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运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体型方法研究中国学生的体型,通过对山西地区485名普通大中专男女学生及130名体育系...
- 关键词:体型 山西 体型方法 学生
- 现代中国人体质特征及其类型的分析
- 10
- 《人类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张振标 出版年:1988
- 文章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十六个地区的汉族和廿五个少数民族的体质特征,提出现代中国人的体质特征明显分为两大地区类型,即长江以北的为北部类型和长江以南的为南部类型。并且认为两大类型体征的形成始于我国文化发达的新石器时代.
- 关键词:活体测量 体质特征 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