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降水    雷暴    数值模拟    闪电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电子信息类    水利类    电气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6,849H指数:52WOS: 22 EI: 31 北大核心: 478 CSSCI: 7 CSCD: 52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变化启动区的新证据 ( EI收录)
1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冯松 汤懋苍 王冬梅  出版年:1998
国家"攀登"计划基金
研究表明 ,1980年以来开始的新暖期和 1955年以来 10年尺度的温度波动都是高原东南部的林芝、波密等站最先开始出现 ,然后逐渐向东向北传播 .我国东部比高原东南部要晚 4~ 8a .近 6 0 0a.来的 3次冷期...
关键词:青藏高原 启动区 气候变化 中国  
我国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
2
《热带气象学报》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 张敏锋 冯霞  出版年:1998
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
利用我国30年历年雷暴日资料,采用EOF和主值函数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年平均雷暴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异常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平均雷暴日的分布大致可分为4个区域。第一载荷向量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方差贡献为35....
关键词:中国雷暴气候  EOF分解 时空分布  气候异常
陆面过程实验和地气相互作用研究——从HEIFE到IMGRASS和GAME-Tibet/TIPEX
3
《高原气象》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介民  出版年:1999
"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项目
 80 年代中开始的国际大型陆面过程实验和地气相互作用研究,现在正向更加深入广泛的方面发展。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主持了80 年代后期开始的中日合作“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观测实验研究”( H E I F E)...
关键词:陆面过程 地气 相互作用  GCM 黑河实验 IMGRASS  
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问题 ( EI收录)
4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姚檀栋 刘晓东 王宁练  出版年:200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批准号:01998040802)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批准号: KZ951-A1-204
以青藏高原冰芯记录和仪器记录为主,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和不同的空间尺度讨论了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问题.根据对过去10万年、过去2 000年和现代等几个关键时段气候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大于低海拔地区...
关键词:青藏高原 气候敏感性  气候变化幅度  气候突变
黑河实验(HEIFE)的一些研究成果
5
《高原气象》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胡隐樵 高由禧 王介民 季国良 沈志宝 程麟生 陈家宜 李守谦  出版年:1994
本文回顾了黑河实验(HEIFE)的执行情况,总结了到目前为止的主要研究成果。得到了干旱地区陆面过程地表参数、地表能量平衡特征和湍流通量参数化的结果。同时得到了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物理机制同湿润地区有质的差异这一认识:同湿润...
关键词:陆面过程 干旱地区 沙漠  黑河实验
青藏高原当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温室效应的响应
6
《地理科学》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刘晓东 张敏锋 惠晓英 康兴成  出版年:1998
国家攀登项目;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
利用1961~1990年青藏高原地区48个台站的气温、降水资料,通过EOF展开,将气温序列向前延长至1901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原地区当代气候变化的总体特征,同时结合GCM模拟结果,讨论了高原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
关键词: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 环境热学
中国黄土高原的风积证据: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开始及青藏高原的隆升驱动
7
《中国科学(D辑)》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西北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安芷生 王苏民 吴锡浩 陈明扬 孙东怀 刘秀铭 王富葆 李力 孙有斌 周卫建 周杰 刘晓东 鹿化煜 张云翔 董光荣 强小科  出版年:1998
中国科学院"九五"!(KZ95 1 A1 40 2 );国家攀登计划!(95 预 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96 72 140 )资助项目
据黄土高原最近 7.2Ma风积黄土 红粘土序列的磁化率曲线和沉积速率变化 ,并分别与赤道东太平洋δ18O曲线和北太平洋风尘石英沉积通量变化对比 ,将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 :约 7.2~ 3.4MaBP...
关键词:晚新生代 风尘沉积 升降运动  青藏高原 隆升
强沙尘暴发展与干飑线——黑风暴形成的一个机理分析
8
《高原气象》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 胡隐樵 光田宁  出版年:19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该文分析了1993年5月5日黑风暴的发展过程和景观以及天气形势,研究了干飑线和强冷锋前干飑线发展同黑风暴爆发的关系。分析结果指出:由于强冷锋过境时冷锋前干飑线移至被强烈太阳辐射加热的地表以及条件不稳定大气层结地区,干飑线...
关键词:沙尘暴 黑风暴 干飑线  
河西戈壁(化音)小气候和热量平衡特征的初步分析
9
《高原气象》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胡隐樵 奇跃进 杨选利  出版年:1990
本文分析了1988年9月在甘肃省临泽县城西南侧戈壁获得的近地面层微气象观测资料。结果表明:白天晴空一般都是超绝热不稳定状态,并存在一种逆湿现象,造成向下输送的水气通量。这可能是由于戈壁地表极其干燥,没有蒸发,上层大气湿度...
关键词:小气候 热量 平衡  近地面层
青藏高原二期隆升与亚洲季风孕育关系探讨
10
《中国科学(D辑)》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 施雅风 汤懋苍 马玉贞  出版年:1998
国家科委攀登计划;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KZ95 1 A1 2 0 4)资助
青藏高原于 2 5~ 1 7Ma前第二期强烈隆升即相当于喜马拉雅运动的二期 ,所达到高度与宽度 ,足以改变环流形势 ,它和同时期热带太平洋的变暖 ,南极冰盖出现后越赤道气流增强 ,亚洲东缘、东南缘边缘海盆的扩大、亚洲大陆...
关键词:青藏高原 隆升 东亚  环境变化 亚洲  季风系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