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清代    宋代    明代    文化    民族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6,312H指数:25WOS: 35 北大核心: 996 CSSCI: 1,121 CSCD: 8 RDFYBKZL: 10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7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
1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杨慧  出版年:2003
民族旅游在云南旅游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云南各少数民族在旅游开发的特定场景中 ,族群意识借助于民族身份的再认同被强化 ,甚至比以往更强烈 ,并在与民族旅游发展的互动中不断传承、延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云南的民族旅游...
关键词:民族旅游 族群意识 再建构  复兴  
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
2
《国际新闻界》云南大学传播与民族文化研究所;云南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郭建斌  出版年:2014
"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是近年来中文传播研究中被广泛引用的两个概念,但一些引用中,存在着误读、误用。本文想对《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两本书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重理,以期更为准确地把握这两个概念。
关键词:媒介事件 传播的仪式观  
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
3
《民族研究》云南大学人类学系 马翀炜  出版年:2001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 ,通过对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涵义的认识及二者关系的辨析 ,指出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是嵌合在一起的。民族经济不可能游离于民族文化而独立 ,民族文化又必然要以民族经济为依托。民族发展不仅与民族经济相关联 ...
关键词:民族经济 资本化 经济资本 全面发展  社会资本 民族文化 二者关系 实践活动  多样化  弘扬  
小凉山彝族“虎日”民间戒毒行动和人类学的应用实践
4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云南大学人类学系 庄孔韶 杨洪林 富晓星  出版年:2005
“虎日”模式在寻找传毒、吸毒的社会文化原因以及民间自救的有效方法的同时,以人类学的理论为项目切入点,以一种家族仪式为契机,调动和激活了凉山彝人来自家族组织、信仰仪式、伦理道德、习惯法和民俗教育等层面的文化资本诸要素,进一...
关键词:艾滋病  戒毒 家支 仪式 习惯法 影视示范  
地方国家、经济干预和农村贫困:一个中国西南村落的个案分析
5
《社会学研究》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云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 古学斌 张和清 杨锡聪  出版年:2004
This ethnographic story is an account of what we heard and experienced during the fieldwork in 2001 in a Zhuan...
关键词:农村 贫困 中国  经济干预 政府财政
“媒介化社会”中的传播与乡村社会变迁
6
《国际新闻界》云南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孙信茹 杨星星  出版年:2013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媒介化社会中的少数民族村寨文化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0CXW015)的阶段性成果;a part of the research project"Transformation of the Minority Villages in MediatedSociety"(project number:10CXW015);the 2010 Annual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
本文将乡村社会变迁置于"媒介化社会"的基本背景下,认为关注乡村社会群体或个人的社会结构变动、经济生活发展、文化差异及变迁等问题时应该把媒介及其传播活动纳入到考量的范畴之内。文章以几个深入调查和研究的个案为基础,观察传播与...
关键词:媒介化社会 传播  乡村 社会转型 少数民族
回到生活: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反思
7
《文学评论》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云南大学中文系 何明 洪颖  出版年:2006
从研究对象之被确定的“生成”维度来看,艺术人类学研究实践中的对象应是“两种文化‘相遇’后认定为艺术的文化事象”,其呈现为日常生活化的、仪式中的、为展演的三种存在样态。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取向与研究立场在于将在一定社会/群体中...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 日常生活化 学科对象  人类学研究  文化事象 文化语境  艺术活动 方法论原则 “生成”  两种文化
走进"虚拟田野"——互联网与民族志调查
8
《社会》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云南大学新闻系 朱凌飞 孙信茹  出版年:2004
一 作为一门发展已趋于成熟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独特的方法论.在人类学发展的早期,进化论和传播论学者由于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只能进行书斋式的工作,被称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关键词:“虚拟田野”  互联网技术 民族志 调查研究  人类学 “网络生活”  
戈夫曼和梅洛维茨“情境论”比较
9
《国际新闻界》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 车淼洁  出版年:2011
在以往有关梅洛维茨和戈夫曼的"情境论"的中文文献中,对于二者的相似性和延续性方面的强调较多。本文通过对二者"情境论"的比较发现,梅洛维茨对戈夫曼的延续并非那么密切,二者无论是概念的定义,还是论述的原理、重心和特性,以及理...
关键词:情境论  戈夫曼 梅洛维茨  符号互动论 技术决定论
意境: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
10
《文艺研究》云南大学中文系 薛富兴  出版年:1998
本文首先将意境明确地界定为关于中华民族古典艺术审美理想的范畴,并以此为核心具体考察了意境的历史演变、哲学内涵和空间结构。本文力图将范畴研究与具体的门类艺术研究结合起来,深入分析存在于诗歌、绘画和书法这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古典...
关键词:意境 古典艺术审美理想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