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人类学    社会工作    中华民族    乡村    共同体意识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2,223H指数:19北大核心: 361 CSSCI: 440 CSCD: 5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多学科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笔谈一)
1
《西北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麻国庆 关凯 施爱东 严庆 冯建勇 郝亚明 李静 田钒平 巴战龙  出版年:20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研究的重大议题。这一议题内涵丰富,兼具学理性和实践性,意义深远而又充满挑战性。这方面的研究涉及面广,纵横交错,往往因时因地而异,可谓机理玄妙,非有一个多学科学术共同体...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学科融合 国家认同 民族主义
“在场”: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媒体人类学概念
2
《新闻与传播研究》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大学媒体人类学研究所 郭建斌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缅印交界地区民间交往与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7BXW012)的阶段性成果
“在场”,是在对中国西南乡村电视、流动电影进行多年田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此前相关讨论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围绕概念界定、理论内涵、经验指向等方面探讨,进而对其超出学科及所考察对象之外的可能意义及该概念存在的不...
关键词:“在场”  中国经验  田野研究 媒体人类学  
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面临的挑战及策略研究
3
《东岳论丛》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昆明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晏月平 李雅琳  出版年:2022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问题、经济增长比较研究”(项目号:21FRKB001);云南省省级部门决策咨询研究课题“人口结构转型中的云南省人口老龄化研究”(项目号:ZD202114);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昆明市失能老人机构照护质量评估——基于SERVQUAL模型”(项目号:2021J0220);云南大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CY2262420230)的阶段性成果。
健康作为“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支柱之一,是中国应对人口高速老龄化的重要策略,也是中国实现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的现实选择。为最大限度地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应以生命历程视角考察与健康相关的“保障”和...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 医疗卫生  健康促进  
以内源发展的社会政策思维助力"精准扶贫"--兼论农村社会工作的策略与方法
4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大学民族社会学 钱宁 卜文虎  出版年:2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老年慢性病智慧居家服务模式研究”(15BSH123)
"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在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的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议题和社会工程。运用发展型社会政策思维去分析"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内源发展策略,探讨农村社会工作运用内源发展理念参与"精准扶贫"...
关键词:精准扶贫  内源发展 农村社会工作 贫困治理
我国陆地边境地区“空心化”的类型、成因与治理
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杨明洪 王周博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边稳藏’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16ZZD051);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区域合作理论创新高地项目”(C176240103)的阶段性成果。
陆地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是涉及主权国家安全和发展等核心利益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基于边民外流导致的人口、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乏力的“空心化”,可分为家户“空巢化”、村落“空心化”、小城镇“过疏化”和边境地区“空虚化”四种...
关键词:陆地边境地区  “空心化”  边境治理  国家利益  
中国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特征与动力
6
《民族研究》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陈庆德 潘盛之 覃雪梅  出版年:2004
本文据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资料 ,对中国民族村寨的经济转型做了历史阶段性的划分 ,并对其结构和动力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提出资源约束的强制性在中国民族村寨的经济转型中日益突出 ,经济转型关联到生活方式的改变 ,...
关键词:中国民族村寨  经济转型 民族经济 少数民族 结构特征 经济动力
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理论反思
7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马翀炜 张帆  出版年:2005
人类学田野调查既是资料的搜集,又是典型的按照某种特定范式进行的理论生成活动。不同的田野工作会因其所遵循范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人类生存方式的多样性必然要求人类学调查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参与式观察法在人类学调查中具有重...
关键词:人类学 田野调查 参与式观察  范式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文化路径——基于一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扶贫实践
8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耿达  出版年:2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20YJC85003)。
文化扶贫实践是赋予贫困社区与贫困人口以文化动能,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贫困社区的文化能人、文化自组织是文化赋能的重要载体,基层政府是贫困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重要力量。文化扶贫实践的成效,取决于乡土社会内部...
关键词:文化扶贫 文化赋能  社区营造  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传播”与“仪式”:基于研究经验和理论的辨析
9
《新闻与传播研究》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大学媒体人类学研究所 郭建斌 程悦  出版年:2020
云南大学一流大学“民族传播研究与媒体人类学”创新团队(项目编号:C1762402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结合中文传播研究中“传播”与“仪式”相关的讨论以及相关研究实践,对有关“传播”与“仪式”的种种误解进行了澄清,并从功能主义和阐释主义范式入手,对“效果研究”和“意义阐释”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分别从“...
关键词:传播  仪式 仪式传播 研究实践  理论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进路
10
《领导科学》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耿达 罗婧  出版年:2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YJC85003);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参与资助(项目编号:2020098)。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为乡村振兴提供内在动力。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临着城乡结构断裂、体系行政化、服务内卷化、供给格式化等多重困境。对此,应从整合"阵地型"公共...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上下联动  内外结合  多元治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