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宜春学院理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微量元素    配合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绿原酸    中绿原酸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电气类    自动化类    机械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557H指数:12WOS: 2 EI: 3 北大核心: 24 CSCD: 1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重金属废水的危害及治理
1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宜春学院理学院 梅光泉  出版年:2004
论述了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和危害 ,讨论了废水中微量元素的基本特性。介绍了重金属废水处理原则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重金属 废水 微量元素 环境污染 治理  
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2
《药学教育》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宜春学院理学院 何纯莲 赵冰清 黄浩  出版年:2006
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注重创新教育、精讲多练、改进实验方法和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是搞好开放性实验教学、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教学 应用型人才 创新素质  
Mie理论递推公式计算散射相位函数
3
《光散射学报》江西宜春学院理学院 袁易君 任德明 胡孝勇  出版年:2005
在激光雷达探测中,关于多次散射雷达回波的研究,散射相位函数是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本文利用Mie理论的递推公式,对单一粒径介质的散射相位函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散射理论中前、后向散射峰值大小随粒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相一致。...
关键词:多次散射 MIE散射 散射相位函数  前向散射峰  后向散射峰  
茶叶中的微量元素化学
4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宜春学院理学院 梅光泉  出版年:2004
综述了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分布情况 ,并从分子和亚细胞水平上对微量元素的生物学效应作了初步定位。
关键词:茶叶 微量元素 生物学效应
微量元素硒与植物有机硒化合物
5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宜春学院理学院;宜春学院图书馆 梅光泉 应惠芳  出版年:2003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 2 40 0 2 3 )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成分 ,能消除体内有害自由基。植物有机硒可防治多种与硒缺乏相关的疾病。
关键词:微量元素硒 有机硒 化学  药理作用
枇杷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6
《安徽农业科学》宜春学院理学院;宜春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刘传安 邹盛勤 陈武  出版年:2005
国家"863"计划重点资助项目(2002AA2Z3217)
枇杷叶含有挥发油、三萜酸类、倍半萜类、黄酮类、多酚类、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止咳、降血糖、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综述了枇杷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枇杷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应用  
微量元素铁及铁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化学
7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宜春学院理学院;宜春学院图书馆 袁晓玲 应惠芳 梅光泉  出版年:2005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20083);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04ZD039)
铁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为铁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重要成分,能消除体内有害自由基,维护正常生理功能。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微量元素铁的生物效应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生物效应 铁超氧化物歧化酶 模拟  
微量元素锰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化学
8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宜春学院理学院;宜春学院图书馆 梅光泉 应惠芳  出版年:2004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240023)
锰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中心,能消除体内有害自由基,维护正常生理功能。综述了12篇参考文献,介绍了锰的生物学效能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化学。
关键词: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锰配合物 模拟  
超氧化物歧化酶中微量元素的化学行为和生物学功效
9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宜春学院理学院;宜春学院图书馆 梅光泉 应惠芳  出版年:2003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0 2 40 0 2 3 )
对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铁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3种金属蛋白酶的活性结构及酶蛋白中金属离子的催化机理进行了论述 ,并简单介绍了上述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 微量元素 化学行为 生理功能
探索新型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与开放模式
10
《分析试验室》宜春学院理学院 梅光泉 袁晓玲 陈娟 胡文琴  出版年:2006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04ZD039);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005-14-12)
新技术、新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改革创新,需要打破实验室自我封闭的独立性框架,建立一种新型的“大学科”实验室管理机制和“宽口径”通用平台,使不同层次的实验室有效开放。
关键词:实验室 管理体制  开放模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