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徐州教育学院艺术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韩剧    文化产业    儒家文化    西门庆    人性    

研究学科:

被引量:36H指数:3北大核心: 3 CSSCI: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韩剧现象”成因的多视角解读
1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徐州教育学院艺术系 王新  出版年:2005
“韩剧现象”的产生是韩国成功的跨国文化传播行为的结果,是韩国政府十年来的文化产业战略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韩国现代影视文化作品杰出艺术创作水平的展览。“韩剧现象”在亚洲儒家文化圈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
关键词:视角  韩剧现象  儒家文化 文化产业
论西门庆之死
2
《明清小说研究》徐州教育学院艺术系 马衍  出版年:2007
西门庆是《金瓶梅》中最重要的人物。他财大气粗,名震一方。而他的死很偶然,但颇耐人寻味。西门庆一生热衷于占有女人,他的死也与女性有关。这不是宿命论,是"行为方式决定命运"。西门庆之死也反映了小说中各色人等的种种嘴脸,社会的...
关键词:西门庆 暴死  反映  人性
中国青铜器装饰艺术的审美分析
3
《艺术百家》徐州教育学院艺术系 马茜  出版年:2006
以形式美的原理为指导,从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功能和特征以及装饰纹样出发,透视青铜器从象征装饰性向艺术性装饰转变的过程,从而细致分析中国青铜器装饰艺术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青铜器 装饰艺术概况  风格特征  装饰纹样
浅谈《陌上桑》及其影响
4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徐州教育学院艺术系 陈晓  出版年:2006
《陌上桑》是汉代乐府诗中一首著名的叙事诗。它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艺术成就,并且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历代诗人所效仿,并被其它艺术形式所借鉴。文章着重分析《陌上桑》侧面烘托和直接描写相结合的这种写作手法,对后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汉乐府  烘托 主题
明清仕女画柔弱化形成的原因及审美特征
5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徐州教育学院艺术系 郑倍倍  出版年:2005
明清仕女画中的仕女形象具有柔弱美特征。其形成的原因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儒家思想和封建士大夫审美观的驱使、时代审美趣味的变化所致。明清仕女画具有阴柔风格,仕女形象定型化。
关键词:明清 仕女画 仕女形象 原因  审美特征
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及风格定位
6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徐州教育学院艺术系 董峰  出版年:2006
主持人的形象是指综合意义上的主持人整体形象,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思想感情、言谈举止给观众留下的整体形象。主持人的风格是指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所形成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形象定位和风格定位是一个主持人能否成为优秀主持人的先决条...
关键词:电视节目 主持人 形象定位  风格定位  
高师院校钢琴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7
《中国成人教育》徐州教育学院艺术系 徐阳  出版年:2007
  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师钢琴艺术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依靠科学进行实践探索,建立起科学的素质教育观.……
关键词:钢琴教师 钢琴教学  高等师范院校  高等师范学院  练习曲 乐曲  教学方法  音乐专业 高素质人才
对孔子“文质观”的再认识
8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徐州教育学院艺术系 马衍  出版年:2007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
关键词:孔子 文质观 再评价  
从绘画造型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交流
9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徐州教育学院艺术系 郑倍倍  出版年:2006
中国画的造型遵循“似与不似”的原则,讲究气韵生动,以神统形,力求表现出强烈的向心力,力求实现景物与情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西方画的造型强调逼真,重形似,忠实于客观真实,体现了“物我两分”的宇...
关键词:绘画造型 中西 文化差异 交流  
人鬼遭遇的美学发现——浅谈《剪灯新话》的小说题材
10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徐州教育学院艺术系 陈晓  出版年:2007
《剪灯新话》深受唐人传奇的影响。虽然在叙事结构、语言风格上沿袭唐人传奇,但题材较前者有了进一步的开掘,并拓展了小说的美学意境。文章着重分析《剪灯新话》人鬼遭遇的题材,探究瞿佑以传奇笔志怪,刻画人鬼世界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瞿佑 《剪灯新话》 小说题材 美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