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泥河沟流域    水土流失    土壤    刺槐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水利类    

被引量:780H指数:16WOS: 2 北大核心: 30 CSCD: 8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水分主要受控因子研究
1
《水土保持通报》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 赵晓光 吴发启 刘秉正 刘世海  出版年:1999
通过对0°~25°坡耕地240cm以上土层1a内各层土壤水分状况每周的观测,结合同期降水资源,研究土壤水分在5-9月份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土壤含水量随坡度增大呈减少趋势;距分水岭30m处土壤含水量最高(9%坡度);土壤水...
关键词:土壤水分 坡耕地 受控因子  
渭北地区R的估算及分布
2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 刘秉正  出版年:1993
降雨侵蚀力指标R是研究土壤侵蚀及预测预报的重要因子,渭北地区R值同其它区一样表达为∑PI30。限于资料,目前R的估算可用式R=105.44×(P6-9)1.2/P-140.96计算,为研究R值提出新方法。通过计算,本区R...
关键词:降雨 侵蚀  分布  土壤
灰毛滨藜叶解剖结构与抗逆性研究
3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 李广毅 高国雄 尹忠东  出版年:1995
对灰毛滨藜叶解剖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灰毛滨藜的叶具有旱生形态及结构特征,是一种抗旱、耐盐植物,适宜于我国干旱半干旱沙区生长。
关键词:灰毛滨藜  解剖结构  抗旱性 抗逆性 叶  
几个抗旱树种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的研究
4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森林生态室;西北林学院基础课部;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 张硕新 申卫军 张远迎 周新霞  出版年:19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资助
选取加杨、刺槐、白榆、沙棘和榛木5个树种,测定一年生小枝的导水率和水势,绘制出各树种的脆弱曲线。结果表明,这几个树种一年生枝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的种间差异明显,其中加杨和沙棘最为脆弱,其次为刺槐、白榆和榛木。这种种间差异可能...
关键词:导水率 脆弱曲线  木质部栓塞 耐旱性 树木  
地表糙度的量测方法及对坡面径流和侵蚀的影响
5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陕西省水利学校 吴发启 赵晓光 刘秉正 贾锐鱼  出版年:1998
通过室内试验及野外量测,提出了野外实用可靠的地表糙度量测方法,通过室内对不同糙度下地表径流及侵蚀过程的观测,研究了糙度对坡面径流的水流形态、流速、径流量及侵蚀量的影响规律,从而得出,糙度对侵蚀过程的影响较大,尤以对径流量...
关键词:林业 土壤 地表糙度 侵蚀  坡面径流
水土流失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6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 李光录 赵晓光 吴发启 刘秉正  出版年:1995
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实验,对土壤养分流失的机理和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泥沙流失是土壤养分流失的主要因素,随坡度增大土壤养分逐渐降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南部养分流失预测模型和以坡度作自变量计算土壤养分含...
关键词: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养分流失
三种灌木植物形态特征及解剖结构的对比观察
7
《水土保持研究》西北林学院水保系 李广毅 高国雄 吕悦来 姬兴洲  出版年:1995
对灰毛滨藜、花棒、踏朗三种灌木植物形态特征及解剖结构的对比观察表明,灰毛滨藜具有与花棒、踏郎相似的旱生形态和结构特征,是一种抗旱耐盐植物.
关键词:灰毛滨藜  花棒 踏郎 形态特征  解剖结构  
黄土高原沙棘林地土壤抗蚀性及其指标的研究
8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 郭培才 王佑民  出版年:1989
通过对黄土高原沙棘资源较丰富的靖边、黄龙、麟游、秦安、交口等县土壤各种抗蚀性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得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抗蚀性规律及抗蚀性主要影响因子的排序等外,认为水稳性团粒含量是黄土高原土壤的最佳抗蚀性指标,其次是风干率砂...
关键词:黄土高原 林地土壤 沙棘林 土壤抗蚀性 砂壤土 秦安  沙棘资源 指标  标的  黄龙  
花椒地埂林土壤抗蚀性研究
9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 王忠林 李会科  出版年:1998
对花椒地埂林土壤抗蚀性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花椒地埂林具有显著的固埂保土效益,土壤层腐殖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风干率均高于无林地埂土壤。以微团聚体含量为基础的各项抗蚀性指标,团聚状况、团聚度均...
关键词:土壤 抗蚀性 固埂效益  花椒 地埂林  
黄土塬区沟谷侵蚀与发展
10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 刘秉正 吴发启  出版年:1993
黄土高原沟谷系统侵蚀类型多样,特征各异,在小流域中呈带状分布。沟谷系统发展,在沟间地依据沟谷密度分为密集类型、稀疏类型和中间过度类型,发育特点不同,主要受地形因子制约;在沟壑中沟谷发育的结构、密度亦不同,主要受流域形状和...
关键词:侵蚀  发展  黄土高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