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文学    文化    诗歌    隐喻    小说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生物科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499H指数:9北大核心: 137 CSSCI: 161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认知隐喻学畛域中汉英自我概念隐喻意涵重塑
1
《外语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孙毅 周锦锦  出版年:2020
广东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汉语隐喻的形式表征与认知计算研究”(编号:2019WZDXM021)的阶段性成果。
自我是人类首先且必须面对的重要概念。人类只有在充分辨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然与社会,继而深层次地洞察人类真实的生存状态。人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是以隐喻的方式建构和界定的。隐喻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修辞...
关键词:认知隐喻学  自我概念 汉英对比 体验哲学 文化模型
政治隐喻与隐喻政治——基于特朗普总统就职演讲的隐喻图景分析
2
《山东外语教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孙毅 李全  出版年:2019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隐喻的逻辑表征与认知计算”(项目编号:18ZDA290)的阶段性成果
隐喻有助于理解抽象而复杂的政治,是充分揭示和阐述政治主题的核心机制。隐喻与政治须臾难离。本文通过分析特朗普总统就职演讲的典型个案,利用具有突破性的隐喻图景分析路径将隐喻的总体分布格局切分为若干单独且连贯的图景序列,将整个...
关键词:政治隐喻分析  概念隐喻理论 批评话语分析 图景  评价  
“纸张粉碎机”的层次结构
3
《当代语言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 裴雨来 邱金萍 吴云芳  出版年: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词语独异性特征的大规模词义标注语料库自动构建研究"(6070306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网络文本的词语情感义自动标注研究"(08CYY016)
现代汉语中含动复合词的层次结构是对"纸张粉碎机"类复合词深入分析的前提,关于其为[N1+[V+N2]]还是[[N1+V]+N2],目前仍无定论。文章指出很多语言材料不支持[[N1+V]+N2];然后考察了前人对[N1+[...
关键词:层次分析 含动复合词  韵律构词
苦难命运展示中的情义书写——关于余华长篇小说《文城》
4
《扬子江文学评论》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小说评论》 王春林  出版年:2021
余华,毫无疑问是中国当代一位毁誉参半,曾经引发过巨大争议的杰出作家。依照批评界一种普遍的看法,自打他凭借一篇名叫《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短篇小说在业界产生强烈影响以来,他的小说创作被明确地划分为所谓先锋小说和回归现实这样两个...
关键词:先锋小说  现代主义小说 《现实一种》 余华 批评界  夸张变形 《一九八六年》 《世事如烟》  
记忆的责任与忘却的冲动——对《被掩埋的巨人》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5
《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韩伟 胡亚蓉  出版年:2018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分析小说《被掩埋的巨人》中人物面对的身份认同危机与伦理选择的困境,展现人物身上理性意志与非理性意志之间的冲突与博弈。文章试图思考在记忆与忘却之间,正义的缺席与在场对文本历史生成的影响。《被掩埋...
关键词:《被掩埋的巨人》  伦理身份 伦理选择 伦理正义  记忆的伦理  
世界国旗多模态隐喻要义诠索
6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孙毅 周婧  出版年:2016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基于世界多国国旗的多模态隐喻现象解读"(编号为syjsb201411)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将隐喻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模态,而Forceville把单纯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拓展至多模态研究平台。世界各国的国旗主要运用图形、颜色、文字、图像、版式设计等进行巧妙构思,并通过这些不同符号的组合来诠释国...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 国旗 概念隐喻 概念整合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研究
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市社科院社会学所;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余晓艳 盛文明  出版年:2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的政治美学意蕴研究”(18YJCZH236);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启示研究”(2020SY411)。
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社会化的进程,决定着人们社会化的水平和方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消费、闲暇、政治生活、日常生活等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从日常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生活方式  因子分析  差异分析  疫情常态化  
认知语言学界标中委婉语的双轮驱动:隐喻与转喻
8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编辑部;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孙毅 陈雯  出版年:20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40094);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2K143)
认知语言学为委婉语的研究开创了新纪元,对发掘并阐释生成委婉语的深刻动因价值重大。在扼要回顾委婉语研究的传统方法及历时脉络并指出其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委婉语的各种类型并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剖析背后深刻的隐喻—转喻双重理据。
关键词:委婉语 认知语言学 隐喻 转喻 理据
当代隐喻学视阈下的汉英道德概念对比研究
9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孙毅 周锦锦  出版年:2021
广东省2019年度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2019WZDXM021)。
道德是人们认可并遵循的既定行为准则和社会准则,是人类社会的高级意识形态之一。隐喻作为一种新型有力的认知工具,不应该单单被认作一种浅层次的语言修辞行为。借助隐喻这一柄认知利剑,抽象而深邃的道德概念得以表达和理解。以当代隐喻...
关键词:道德概念 当代隐喻学  汉英对比 体验共性  文化个性
罪案推理、精神分析与社会关怀--关于东西长篇小说《回响》
10
《当代作家评论》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王春林  出版年:2021
在以2019年的文学创作为关注对象的一篇题名为《茅奖、罪案小说、人道主义以及“铁西区”》的年度文学综述文章中,笔者曾经写下过这样的一段文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之外,我们注意到,在这一自然年度内的中篇小说领域,竟然有...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精神分析  社会关怀 人道主义 文学创作 关注对象  铁西区  关注点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