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春油菜    白菜型油菜    油菜    杂种优势    

研究学科:

被引量:133H指数:8北大核心: 16 CSCD: 1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在青海生态条件下的杂种优势表现
1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 杜德志 聂平 徐亮 罗玉秀 姚艳梅 周红伟 张晓梅  出版年:2010
国家"863"项目(2009AA1011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64B03)
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35份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并从中挑选有代表性的6个春性和6个半冬性材料按完全双列杂交方法(Griffing II)组配成66个组合,考查不同生态类型组合的杂种优势,并分析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生态类型 遗传多样性  杂种优势
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
2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杜德志 姚艳梅 胡琼 徐亮  出版年:2009
青海省“十一五”招标项目(2006-N-1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64B03)
利用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通过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培育出的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其中10个恢复系和3个保持系转育而来的不育系进行NCⅡ双列杂交,测定其杂种优势,并分析遗传...
关键词:遗传多样性  甘蓝型油菜 春性 SSR  SRAP 杂种优势
春性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和亲本指纹图谱构建及杂交种纯度鉴定
3
《西北农业学报》青海大学;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 周红伟 姚艳梅 付忠 杜德志  出版年:2010
国家"863"项目(2009AA10110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GBZG200337)
从14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3对多态性好的引物,构建了14份材料的DNA指纹图谱,筛选出青杂2号、青杂5号共显性SSR标记,检测了青杂2号、青杂5号大田抽样F1群体L15、L41的纯度。结果表明SSR标记鉴定检测方法比...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杂交种 SSR  指纹图谱 纯度鉴定
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的SRAP分析及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4
《西北农业学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 姚艳梅 聂平 杜德志  出版年:20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64B03)
利用SRAP标记研究35份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从中随机挑选6个春性和6个半冬性材料按完全双列杂交法(GriffingⅡ)组配成66个组合,考察不同生态类型组合的杂种优势,并分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生态类型 SRAP 杂种优势
特早熟春油菜品种青杂7号的选育
5
《中国种业》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国家油菜改良青海分中心/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徐亮 星晓蓉 赵志 姚艳梅  出版年:2011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CARS-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D8B01)
我国春油菜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内蒙和黑龙江等省区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的地区,常年种植面积约为73万hm^2。20世纪末,白菜型油菜种植面积占60%左右,其产量低、品质差(高芥酸、高硫甙)。当时的甘蓝型油菜还...
关键词:特早熟 油菜品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白菜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  选育 种植面积  高产优质
以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为亲本增强春性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
6
《作物学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国家油菜改良青海分中心/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姚艳梅 柳海东 徐亮 杜德志  出版年:2013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1AA10A104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5B04)资助
以春性恢复系与半冬性品种(系)杂交后选育的16份新春性恢复系及其4个亲本系[2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和2个春性甘蓝型恢复系]、2个春性甘蓝型不育系为材料,利用SSR、SRAP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材料间的遗传差...
关键词:春性油菜  不育系  恢复系 分子标记  杂种优势 菌核病
甘蓝型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初步研究
7
《西北农业学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国家油菜改良青海省春油菜分中心;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徐亮 彭小松 贺浩华 杜德志 刘尊文  出版年:2006
国家"863"计划(2002AA207009)资助
通过分期播种、异地播种、控光控温试验,研究了甘蓝型油菜501-8S育性的变化规律;利用501-8S与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正反交,F1自交、回交等,研究了其育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501-8S是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系,属高温...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  生态型 雄性不育 遗传  
白菜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及授粉方式的研究
8
《西北农业学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中心 罗玉秀 杜德志  出版年:2007
通过对白菜型油菜不亲和性以及授粉方式的研究表明:①白菜型油菜的亲和性因品种(系)而异,不同品种(系)的亲和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可根据其亲和程度采用不同的繁种方式。②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品种(系),其自交不亲和性表现在特定的时...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 不亲和性 亲和指数  授粉方式
黄籽油菜种皮颜色研究进展
9
《河南农业科学》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青海省春油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陈翠萍 肖麓 赵志刚 杜德志  出版年:2015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3);青海省重点实验室发展专项(2014-Z-Y11)
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黄籽油菜较黑籽油菜具有种皮薄、木质素含量低、油分高、饼粕中蛋白质含量高等优势,因此黄籽油菜的遗传育种是多年来油菜育种的重点。综述了油菜黄籽性状的表型鉴定、遗传分析、黄籽形成中关键色素以及与黄籽性状紧密...
关键词:油菜 种皮颜色 黄籽 遗传分析  分子标记
高产双低高含油量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青杂5号(305)的选育
10
《陕西农业科学》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国家油菜改良青海省春油菜分中心 余青兰  出版年:2007
国家863项目(项目编号:2001AA241101)
青杂5号为甘蓝型春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双低、高含油量和抗(耐)菌核病性较强等特点,区试中平均产量为3 789kg/hm2,比第一对照青杂1号增产8.58%,比第二对照青油14号(双低常规种)增产...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双低 杂交种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