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汉代    汉画像    汉画    唐代    史学思想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355H指数:8北大核心: 70 CSSCI: 49 RDFYBKZL: 1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试论铺首的研究
1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 金爱秀  出版年:2008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07BLS002);南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的成果之一
"铺首"一词应专指和建筑相关的门上的建筑构件。现实中的铺首在造型、纹饰、艺术风格上更多地体现了封建等级秩序,而墓葬中的铺首则体现了巫文化的特点。铺首本身的实用功能和不断调整变化的特性是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铺首 称谓 内涵  审美
公民网络参与的意义、障碍及发展路径
2
《许昌学院学报》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乔成邦  出版年:2008
公民网络参与具有便捷性、广泛性、互动性、高效性等特点。它有利于拓宽参与渠道,满足公民日益强烈的参与需求,也有助于推动政府与公民的直接互动,改善公民参与的效果,但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网络参与的自由与无序以及网络可能加剧公民...
关键词:公民 网络参与 意义  障碍  路径  
汉画中的西王母神话与西王母崇拜
3
《古代文明》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 郑先兴  出版年:2008
汉代西王母崇拜充分表现在汉砖、石、镜及摇钱神树上的西王母艺术图像中,其发展经过了“长寿之偶像”、“神的救赎”、“神的创世”3个阶段。汉代人所以崇信西王母,一是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即祈福成仙;二是基于精神的需要,即试图冲破...
关键词:汉画像 西王母 信仰 原型分析  
浅议唐代的乡村养老
4
《史学月刊》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刘兴云  出版年:2007
关键词:养老制度 乡村  唐代 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 减免赋役  物质待遇 汉代
投壶考论
5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 金爱秀  出版年:2011
投壶,早期是天子诸侯宴会的重要内容,其过程与礼及燕射密不可分;秦汉以后,其地位逐渐下降,更多的是在上层士大夫阶层间流行;明清之际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投壶可以起到以下作用:尊礼重乐、维护社会秩序;增加花样,提升娱乐趣味性;...
关键词:投壶 礼  社会功能
汉画像石艺术的审美文化意义
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 刘克  出版年:2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南阳画像石与早期民间信仰生态意识研究"(项目批准号:05JA730005)
审美文化虽然是一个当代概念,但这一概念的使用不仅仅限于当代。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汉画像石艺术完全能够成为我们探索和思考审美文化的宝贵资源。对日常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的生动展呈是汉画像石艺术审美文化文本的重要题旨和根本追求,汉...
关键词:汉画像石 大众对话  民间艺术 审美文化
从《齐民要术》看北朝农业应对干旱气候的措施
7
《农业考古》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高二旺  出版年:2014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气候变化与秦汉至宋元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技术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AZS005)
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的总趋势是干冷,干旱成为对农业的重要自然威胁。《齐民要术》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应对北方干旱气候的方法。主要表现在土壤与耕地、种子处理、田间管理和保墒等技术,以及多种经营、干旱天气预测、...
关键词:《齐民要术》 北朝 干旱 农业技术
舒城九里墩墓年代与国别考
8
《东南文化》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 张志鹏  出版年:2012
舒城九里墩墓中出土有一批战国早期青铜器物,下葬年代为公元前445年之后。墓中所出的青铜礼器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征,墓主人应为战国早期楚国贵族,今舒城可能为其封地;墓中虽亦出蔡、钟离二国器物,但此二国距舒城甚远、时代亦不符,...
关键词:舒城九里墩墓  年代  国别
高师院校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的探索与实践
9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张小满  出版年:2009
师生互动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高师院校教学中需大力提倡推行;实施师生互动教学需要开拓创新,精心设计,确保师生互动交流质量。针对大学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心智水平,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采用多种...
关键词:高师院校 师生互动 开拓创新  教学相长
汉画九尾狐的原型分析
10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 郑先兴  出版年:2007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汉画与汉代社会"
汉画像中九尾狐的寓意,有说是长寿者,有说是淫妇者,有说是"尾宿象征多子"。实际上九尾狐说明在古代尤其是西王母所生活的时代有很多,人们剥皮为衣裳;远古时代的一些氏族部落把狐狸作为自己部族的标志,诞生了美女如禹妻涂山氏、羿妻...
关键词:汉画像 九尾狐 生殖崇拜 原型分析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