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谭嗣同 文化哲学 哲学 马克思主义 文化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被引量:5,573H指数:28北大核心: 1,247 CSSCI: 1,250 RDFYBKZL: 128
-
排序方式:
- 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
- 1
- 《中国社会科学》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 衣俊卿 出版年:2004
- 现代性是我们时代的焦点性问题之一。现代性特指西方理性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历程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 ,它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的地域性关联中“脱域”出来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人为的”理性化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现代性包含着相互...
- 关键词:现代性 当代 精神性维度 制度性维度 理性化 意识形态 历史叙事 公共文化精神
- “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
- 2
- 《哲学研究》黑龙江大学哲学系 张奎良 出版年:2004
- “以人为本”作为当代中国科学的发展观和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念,在各个领域里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甚至受到衷心的拥护。那么,哲学又是什么态度?它是否接受“以人为本”呢?这个问题现在未必有一致的答案。十年前。
- 关键词:“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思想 价值论 本体论
- 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
- 3
- 《中国社会科学》黑龙江大学哲学系 衣俊卿 出版年:1994
- 本文考察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列菲伏尔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认为这些在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哲学流派有一个共同的学术取向,即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它们各自提...
- 关键词:日常生活批判 非日常生活世界 维特根斯坦 20世纪 胡塞尔 海德格尔 生活形式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哲学 自觉的精神
- 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
- 4
- 《哲学研究》黑龙江大学哲学系 衣俊卿 出版年:1992
- 近年来,主体间的交往问题正在悄悄地成为我国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这标志着我们的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正在走向深化。因为,从理论上看,只有建构起合理的交往范式,才能真正发展起以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统一为基本内涵的实践哲学;...
- 关键词:非日常交往 交往活动 人与人 基本内涵 主导地位 交往主体 非日常生活 创造性思维 理论研究 日常生活世界
- 当代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哲学问题与问题哲学
- 5
- 《中国社会科学》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 衣俊卿 出版年:2006
- 问题研究是哲学创新的突破口,是新哲学理论的催生剂。《中国社会科学》哲学栏目高度关注哲学的问题研究。2006年以来,我们先后编发了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的《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张曙光教授的《马克思主义...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问题哲学 哲学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技术研究中心 哲学创新
- 交往与异化──关于现代交往的负面研究
- 6
- 《哲学研究》黑龙江大学哲学系;黑龙江省委党校 衣俊卿 孙占奎 出版年:1994
- 关键词:现代交往 交往异化 交往主体 工业文明 交往实践 客体关系 扬弃异化 主体关系 异化现象 主体间性
- 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模式重塑──关于价值重建与文化转型的深层思考
- 7
- 《北方论丛》黑龙江大学哲学系 衣俊卿 出版年:1995
- 当前价值重建与文化转型的实质是中国民众生存方式的重塑。未来中国社会的命运取决于中国民众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价值选择。工业文明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因此不能从道德尺度的浪漫情调出发而企图超越它。实现人的现代化即用工业文明最本质...
- 关键词:文化转型 现代工业文明 价值重建 社会转型时期 生存模式 技术理性 人本精神 文化精神 中国民众 中国传统文化
-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 8
- 《学术交流》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康渝生 陈奕诺 出版年:201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13BKS002);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11D028);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青年马克思思想的蜕变"(YJSC2016-011HLJU)
-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洞悉世界共同发展的大趋势所提出的理论构想,也是为了携手世界各国人民应对全球性挑战而设计的"中国方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性实践中,当代中国充分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作用,不仅展...
- 关键词:马克思 共同体 实践
-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及其现代效应
- 9
- 《哲学研究》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 丁立群 出版年:2005
- 关键词:实践哲学 道德学 亚里士多德 哲学问题 伦理学 一般 根据 学科 实践性 性质
- 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
- 10
- 《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衣俊卿 出版年:2005
- 从笔者在<哲学动态>1989年第4期发表的<日常生活批判刍议>一文开始,一种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宗旨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逐步成为中国哲学的新生点之一,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哲学表述形式.从日常生活批判课题...
- 关键词: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哲学 文化哲学 中国语境 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