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电影    戏剧    易卜生    影片    戏曲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1,706H指数:13北大核心: 411 CSSCI: 369 RDFYBKZL: 1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
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艺术系 郑传寅  出版年:2004
我国古代劳动群众居住分散 ,且多数人无法通过阅读剧本去接触戏曲 ,然而 ,戏曲却在农村广为传播 ,这主要得力于节日。节日是连接戏曲消费和生产的重要纽带 ,是传播戏曲文化的重要媒介。节日为戏曲演出集结大批观众提供了条件 ,...
关键词:戏曲 传播  民俗 节日
地域性·乡土性·民间性——论地方戏的特质及其未来之走势
2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郑传寅  出版年:2010
地方戏众多是中国戏曲所独有的剧坛景观。中国戏曲"地方化"的发展模式与封建统治者对戏曲的拒斥、"即村坊小曲而为之"的编演模式、生成于汉语方言的特殊"语境"等因素有关。地域性、乡土性和民间性是地方戏的根本特征,也是戏曲的民族...
关键词:地方戏 地域性 乡土性 民间性
青春摆渡与镜像疗法——当下中国“治愈系”影视剧的文化征候
3
《文艺研究》武汉大学艺术学院 王文斌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互动史研究"(批准号:17CZW057)成果
近年来兴起的"治愈系"文化,将"小清新""萌""暖"等精神气质建构为一套广为流行的话语体系,折射出"80后"和"90后"群体的时代心理征候。以情感治愈、美食治愈、旅行治愈为主体内容的中国治愈系影视剧,为身处"现代性牢笼"...
关键词:影视剧 青年群体 消费主义  当下中国 治愈系  文化乡愁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4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湖北大学研究生处 胡丽娜  出版年:2009
青春版《牡丹亭》不仅在中国本土掀起了昆曲热潮,而且为昆曲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经典个案。回顾20世纪以来《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历程,青春版《牡丹亭》对昆曲的播扬可谓居功至伟。它将商...
关键词:《牡丹亭》 昆曲 青春版  跨文化传播
原乡情结与中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发生
5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王杰泓  出版年:2014
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写作经历了从"浅绿"(自发的环境文学)到"深绿"(自觉的生态文学)的发展阶段,其中所潜隐的对物质与精神家园双重找寻的"原乡情结"一以贯之。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症候,原乡情结直指当代人的生存处境与精神危机,...
关键词:原乡情结 生态文学 生态批评 现代性  人类中心主义
“虚实主义”与“幻真电影”:人工智能时代的电影美学转向
6
《文艺争鸣》武汉大学艺术学院 薛峰  出版年:2020
2019年,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对全球电影的新形态提出质疑,并引发很大争议。他在接受《帝国杂志》(Empire)采访时说,"漫威电影"似乎更接近主题公园,它们不是电影。
关键词:马丁·斯科塞斯 漫威电影  美学转向 主题公园 新形态  人工智能时代  
试论元杂剧中鬼魂形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蕴
7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刘超  出版年:2003
中国古代戏曲的鬼戏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 ,但是对于众多的鬼魂形象却少有单独的系统研究。元杂剧的鬼魂形象作为一类特殊的戏曲艺术形象 ,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将鬼魂形象置于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和信仰民俗背景之下加以审视...
关键词:元代  杂剧 鬼魂形象 艺术价值 文化意蕴  鬼戏 艺术魅力  中国  古代戏曲
文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特征
8
《音乐探索》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刘暄  出版年:2010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文化背景。以发展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特征,明确它的范畴是研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前提。在文化的视野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关键词:文化视野 民族声乐 特征  
科幻电影的技术进化和语言失灵——关于动力技术与悬置技术的再阐释
9
《学术论坛》武汉大学艺术学院 孟君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电影与小城镇问题研究”(17BC040)研究成果;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研究成果。
自电影诞生至今,电影技术系统沿着工具性和应用性两个方向发展,已形成动力技术与悬置技术两大技术体系。科幻电影是电影技术实验和应用的中心,因而可作为阐释两种技术的绝佳范例。科幻电影两大技术体系存在根本差异:动力技术秉持真实再...
关键词:动力技术 悬置技术  科幻电影 技术进化 语言失灵  
现象学现实主义——再论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现实观
10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艺术学院 王文斌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互动史研究(1945 1989)(17CZW057);武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际电影节视域下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研究(2018YB020)
作为现象学与电影联姻的产物,"现象学现实主义"这一概念不仅表征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语义,也是解开安德烈·巴赞电影现实观之内核的密匙。在"何为电影的现实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巴赞始终抱有一种比较开放和辩证的立场,只要能遵从"...
关键词:现象学现实主义  安德烈·巴赞 电影现实观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