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业    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    游客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6,940H指数:38WOS: 9 北大核心: 353 CSSCI: 362 CSCD: 35 RDFYBKZL: 1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路径选择
1
《农村经济》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蔡克信 杨红 马作珍莫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协同路径研究"(编号:14SCH0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乡村振兴是关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乡村旅游作为旅游服务业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对乡村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本文认为乡村旅游是实现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与游客...
关键词: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路径选择  产业融合
“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
《旅游学刊》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杨振之 陈谨  出版年:2003
旅游地形象策划是旅游地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的核心理论———“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 ,构建了旅游地策划和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理论框架 ,对产生“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的原因、形象遮蔽的表现形式、作...
关键词:旅游地形象 形象策划 旅游地策划  “形象遮蔽”  “形象叠加”  旅游规划
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
3
《民族研究》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杨振之  出版年:2006
针对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问题,文章借用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前台、后台”理论,提出了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前台、帷幕、后台”模式,希望通过这一新模式合理地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以美国印...
关键词:民族文化 旅游开发 文化保护
论旅游的本质
4
《旅游学刊》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杨振之  出版年:20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青藏高原旅游人类学研究"(13FMZ001)资助~~
旅游学界对旅游本质的认识尚未进入本质的层面。体验不是旅游的本质,它只是旅游的基本特征,且不能将旅游的旅游性与其他物的物性区分开来。这源于我们对本质是什么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文章通过对海德格尔现象学的理解,提出了旅游的本质是...
关键词:本质  体验  旅游的本质  诗意地栖居 本质  体验  旅游的本质  诗意地栖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
5
《青海社会科学》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张博  出版年:2007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社会时尚话语,对于它的保护已成为社会共识。笔者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从遗产本身的文化空间入手,不仅保护遗产本身,还应保护其生存与传承的文化空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保护  
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6
《人文地理》四川大学旅游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张博 程圩  出版年:2008
西安社科基金资助(07W02)
文化构成旅游的灵魂,在文化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和事项。因此,实现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必须要清楚上述二者的关系、必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特性的梳...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 原真性 整体性
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
7
《旅游学刊》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杨振之 邹积艺  出版年:2006
旅游的过程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伴随着旅游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旅游符号表象化的危机在悄然滋生并不断加剧。本文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审视,指出符号化旅游是解决旅游的“符号化”的一把钥匙。借用“前...
关键词:符号学 符号化旅游  旅游开发 旅游文化 原生文化
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
8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黄鹂  出版年:2004
旅游是一种天然的体验活动,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游客创造一次难忘的经历。我国景区开发中产品雷同,体验单一,参与性弱的问题较为严重,导致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减弱,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以游客体验为导向的景区开发模式,突破了资源的局...
关键词:旅游景区 旅游体验 开发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空间研究
9
《学术论坛》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李玉臻  出版年:2008
国家"985工程二期"南亚与中国藏区研究创新基地"喜马拉雅周边区域研究"项目(06JJD850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遗产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大类型之一,至今在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中基本还是空白。文章分别从核心象征、核心价值观、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符号和主体等角度对文化空间作了深入剖析。并提出...
关键词: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火把节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泸沽湖地区为例
10
《旅游学刊》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郭颖  出版年:2001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 ,但同时也可能给少数民族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以泸沽湖地区为例 ,从文化人类学...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摩梭文化 保护与开发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