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道教    墓志    炼丹术    宋代    明代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462H指数:9北大核心: 97 CSSCI: 85 CSCD: 8 RDFYBKZL: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道教的洞穴信仰
1
《文史哲》山东大学宗教 姜生  出版年:2003
国家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资助项目<早期道教史>成果之一
向往返还与天地合一之境 ,寻觅洞室或利用堪舆术发现“地穴”,因之设立宫观、御修真 ,冀以回归母体 ,得道成仙 ,这就是道教的宗教理想。在其信仰支持下 ,道教的洞穴和建筑被认为具有生命转化功能。此乃道教建筑的功能和文化规...
关键词:道教建筑 宫观 洞穴 反归自然母体  得道成仙  
曹操与原始道教
2
《历史研究》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 姜生  出版年:2011
山东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思想史”研究成果之一
汉魏之际的历史变迁杂而多端,但在表层的历史运动之下始终潜伏着一条宗教神学的隐线索。曹操收编太平道、抚接五斗米道势力,集中控制方士,乃至"挟天子",目的皆在暗争"天命"。曹魏欣赏曹操"真人"之号,具有同样的宗教政治内涵。曹...
关键词:曹操  原始道教 汉魏禅代  曹魏建国  
“承负说”与两汉灾异论
3
《史学月刊》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 韩吉绍  出版年:2007
作为《太平经》基础理论的"承负"说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善恶报应,继承汉代之前中国本土的善恶报应思想;二是对汉代社会危机提出的一套解释系统,此与灾异论的盛行具有重要关联。前者为《太平经》对下层民众进行宗教教化准备了前提,后...
关键词:承负说  灾异论  《太平经》 《天官历包元太平经》  张角  张鲁  
炼丹术与宋代医用丹方
4
《自然科学史研究》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 韩吉绍  出版年:2008
"丹"最初指丹砂,炼丹术出现后一般指"还丹"。在早期,丹方不具备单独的医药功能,仅仅用作食之而仙的大药,无论是葛洪还是陶弘景均没有将丹方作医方使用。隋唐时期,金丹功能出现明显分化,其中一类逐渐与医学结合形成主要用于治病的...
关键词:炼丹术 金丹 丹方 中医学 方剂学
南方巫蛊习俗述略
5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 容志毅  出版年:2003
隋唐以后,巫蛊主要在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中流传,并深刻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及宗教活动,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与巫蛊有关的习俗。至明清以后,由于巫蛊的持续猖獗和医药的进步,民间中与放蛊、解蛊有关的习俗,才在巫和医的观念下,渐...
关键词:南方  巫蛊习俗  
中国节庆民俗中的狂欢文化及其旅游开发原则
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宗教 张金岭  出版年:2006
“狂欢”现象经历了从欧洲民间狂欢节到狂欢化文学,从狂欢化文学到狂欢文化,又从狂欢文化到旅游狂欢文化开发的传播与演变过程。节庆狂欢文化在当前中国旅游业界倍受青睐,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各地纷纷不约而同地策划、举办各种名目的狂欢...
关键词:狂欢节 狂欢文化元素  狂欢资源  节庆民俗  融创原则  旅游开发
五禽戏之文献传存与功法流变新考
7
《宗教学研究》山东大学宗教;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梁恩贵 魏燕利  出版年:201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06AZS001)之子项目"道教导引养生研究"[06AZS001(03)]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著名的导引养生操五禽戏,不仅有东汉末年出现的"华佗五禽戏"(或称作"古本五禽戏"),明代中后期还出现了一种"新五禽戏"(或称作"明本五禽戏")。华佗五禽戏最先由东晋张湛等人编撰的《养生要集》收载,其后南朝的陶弘景...
关键词:五禽戏 文献  导引
儒法思想的内在相通及其历史融合
8
《理论学刊》山东大学宗教 刘绍云  出版年:2004
关键词:儒家 法家思想 道德理想 政治思想
1522年中国种痘的最早记载及传说考论
9
《自然科学史研究》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 姜生  出版年:2008
通过若干新见史料,揭示中国古代文献关于人痘接种实践的最早记载不是诸多学者所论的隆庆年间或李约瑟所说的1549年,而应是1522年。通过对《广布天花说》等若干文献中新见资料的比较研究,对种痘始传人物传说的逻辑构成要素加以检...
关键词:种痘术  《少谷集》  《广布天花说》  
长沙金盆岭晋墓与太阴炼形——以及墓葬器物群的分布逻辑
10
《宗教学研究》山东大学宗教 姜生  出版年:2011
1958年发掘的湖南长沙金盆岭西晋永宁二年墓墓室四角距墓底1.54米处各有一块平砌的砖伸出壁面一段,表明该墓形制乃模拟北斗,象征着整个墓室乃是死者卧斗修炼成仙的"炼形之宫"。墓中出土的陶俑等40件精美器物分区摆放,其中"...
关键词:长沙金盆岭  晋墓 太阴炼形  道教考古  北斗信仰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