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密码分析    分组密码    拓扑    密码学    商周青铜器    

研究学科:自动化类    电子信息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机械类    

被引量:631H指数:13WOS: 17 EI: 19 北大核心: 86 CSSCI: 20 CSCD: 47 RDFYBKZL: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SM3密码杂凑算法
1
《信息安全研究》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王小云 于红波  出版年:2016
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3CBB34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33013);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基金项目
密码杂凑算法是3类基础密码算法之一,它可以将任意长度的消息压缩成固定长度的摘要,主要用于数字签名和数据完整性保护等.SM3密码杂凑算法的消息分组长度为512 b,输出摘要长度为256 b.该算法于2012年发布为密码行业...
关键词:SM3算法  密码杂凑算法  碰撞攻击  原像攻击  区分攻击  
格密码学研究
2
《密码学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王小云 刘明洁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113301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834205)
格密码是一类备受关注的抗量子计算攻击的公钥密码体制.格密码理论的研究涉及的密码数学问题很多,学科交叉特色明显,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格密码的发展大体分为两条主线:一是从具有悠久历史的格经典数学问题的研究发展到近30多年来高...
关键词:格理论 密码分析 格密码体制  格困难问题  计算复杂性  
《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3
《自然杂志》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杨振宁  出版年:2005
著名学者杨振宁先生在北京作了有关《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演讲,在文化界、科技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了让广大读者能读到杨先生演讲的全文,本刊特致函杨先生,蒙先生厚爱将讲稿审定后,同意我刊发表,现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关键词:先生  读者  中华文化 科技界  讲稿 中国文化 杨振宁  北京  影响  《易经》
为什么中国绘画是历史
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上海博物馆书画部 方闻 李维琨  出版年:2005
研究中国绘画史最重要的任务,在于阐释不同的视觉语言及其特定含义。理解中国绘画的关键在于其作者用以表达的书法性线条,或谓其形态之“迹”。文章指出,要重建早期中国艺术模拟描述再现的历史,采用一种动态的视点或者“平行透视”进行...
关键词:中国绘画 历史  视觉
博物馆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5
《民族艺术》清华大学中国考古与艺术史研究所 尹彤云  出版年:2006
美国SmithsonianInstitution"FellowshipinMuseumPractice(2006)"科研资助项目。
让博物馆更多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工作,不仅顺应了近二十年来博物馆由代表少数知识阶层旨趣的“高雅殿堂”向更多反映一般公众需求的“大众论坛”转变的历史潮流,而且有助于改变在传统博物馆中占据主导地位、注重专业学术论...
关键词: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  新博物馆学
我国学术诚信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6
《科学与社会》清华大学物理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朱邦芬  出版年:2019
近期,我国学术不端行为频发,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我国目前学术诚信问题的现状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学术诚信 现状  应对策略  
密码杂凑算法综述
7
《信息安全研究》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王小云 于红波  出版年:2015
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金项目(2013CB834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33013;61373142)
密码杂凑算法是现代密码学中的基本工具,它能够将任意长度的消息压缩成固定长度的摘要.杂凑值又称为杂凑码、消息摘要或数字指纹.通常密码杂凑算法被非正式地称为杂凑算法。杂凑算法的重要性就是能够赋予每个消息唯一的"数字指纹",即...
关键词:密码杂凑算法  碰撞攻击  原像攻击  MD5算法 SHA-1算法 SHA-3算法  
问题与方法:中国艺术史研究答问(上)
8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系;不详 方闻 谢伯柯(Jerome Silbergeld) 何金俐(译) 黄厚明(校)  出版年:2008
翻译这篇访谈,同时也怀着感动的心情读览和体味了一位海外中国艺术史学家一生概略的学术经历和他坦荡的学者情怀。方闻先生受学且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半个多世纪浸濡于中国艺术史的研究经历,使他当之无愧成为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泰斗。...
关键词:中国艺术史 艺术史研究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普林斯顿大学  国际研讨会  答问 艺术考古 学术经历
清华大学中国考古与艺术史研究所学术定位及学科发展问题——答黄厚明、申云艳、邱忠鸣、彭慧萍同学问
9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方闻  出版年:2006
关键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绘画史 艺术史研究 研究所  国际研讨会  艺术博物馆
对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的思考
10
《物理与工程》清华大学物理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朱邦芬  出版年:2010
关键词:创新人才  培养  改革开放  时滞效应 学术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