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电视纪录片    电视节目    纪录片    纪录片创作    观众    

研究学科:电子信息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1,417H指数:17北大核心: 212 CSSCI: 258 RDFYBKZL: 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1
《国际新闻界》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 郭镇之  出版年:1997
议程设置研究的基本理论来自李普曼,他在其经典著作《公众意见》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即:“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麦考姆斯和肖在北卡罗来那州的茄珀山市首次检验了李普曼的理论,结果以...
关键词:议程设置  大众传播学 公众议程 媒介议程 大众传播研究 新闻媒介  议程设置理论 李普曼  显著度  公众意见  
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一
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 朱羽君 殷乐  出版年:2001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发表一组关于分析电视节目形态的系列论文,这是作者朱羽君、殷乐正在进行的课题《对电视的生命感悟》中较为重要的部分。 《对电视的生命感悟》是作者对电视在人类媒介发展中的动态观望。作者认为,媒介的发展和人...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 电视节目 减压阀 形态研究  娱乐游戏 娱乐性  大众参与 节目的  游戏节目 观众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
3
《新闻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 美;美;研究员 邮编 100024 M·麦考姆斯 T·贝尔 郭镇之  出版年:1999
在任何一天中发生的事件都太多了,普通美国人不可能亲身参与每一事件。然而,新闻机构雇用了成百的人去观察这些事件,并报道所见所闻。通过新闻媒介,我们获悉哪些竞选可能赢得选举,哪些国家可能发生战争,哪些提案可能会被国会批准。媒...
关键词:议程设置  公众议程 大众传播 新闻报道  媒介议程 显著度  新闻媒介 民意调查 议题 相关性  
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
4
《电视研究》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 郭镇之  出版年:2000
关键词:舆论监督 新闻专业主义 客观性 新闻报道
电影新技术与后电影时代
5
《当代电影》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影视传播系 游飞 蔡卫  出版年:2000
本文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论述了电影新技术(特别是正行于90年代的数字化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它最终将打破电影电视、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络和新兴媒体的界限,使电影融入后电影时代传媒一体化的潮流之中。第一部分“作为商品的奇观:电...
关键词:电影特技 数字化技术  电脑多媒体 传媒一体化  新技术革命  90年代  新兴媒体 互联网络 娱乐媒体 第二部分  资源共享  第一部  
再论纪实不是真实
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 钟大年  出版年:1995
再论纪实不是真实钟大年提起纪实与真实,不由使人想起那则著名的寓言故事--"皇帝的新衣"。当人们不愿意放弃对自己智慧的认同时,往往不惜把虚幻当作现实,执着地坚持下去;而当人们在嘲笑一种愚蠢时,却又不愿承认,只有那赤裸裸的身...
关键词: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  创作者 电视纪录片 纪实风格  物质世界  真实性  创作目的  认同心理 纪实主义
大众话语空间: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二
7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 朱羽君 殷乐  出版年:2001
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节目 话语空间 形态研究  人际沟通  《实话实说》 虚拟演播室技术 主持人  大众话语 节目形态  
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评格里尔逊的“创造性处理”论
8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 任远  出版年:2002
文章分为四部分 :1、纪录片的定义———不允许虚构 ;2、“对现实创造性处理”的积极理解 ;3、主张虚构是纪录片虚无主义倾向 ;4、电子技术可以撒谎 =纪录片可以虚构 (?)。文章认为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 。
关键词:格里尔逊 虚构 纪录片 "创造性处理"论  定义  电子技术 虚无主义 当代性  社会性
纪实不是真实
9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 钟大年  出版年:1992
当人们谈论纪实时,总愿意把它与真实联系在一起,似乎纪实就是真实。纪实是真实吗?本文作者认为,纪实不是真实,纪实是一种美学风格,是一种与真实的关系。纪实风格强调纪录行为空间的原始面貌,强调纪录形声一体化的行为活动;纪实的审...
关键词:创作者 纪实风格  叙事方式 摄影机 真实性  现实生活  电视片 创作模式  观众 镜头
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演递及其论争——为“中国纪录片20年论坛”而作
10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 高鑫  出版年:2002
本文就 2 0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进行了梳理 ,包括三个部分 :一 ,创作理念的演递 ;二 ,创作理念的论争 ;三 ,我的纪实理念。
关键词:中国  电视纪录片 创作理念  创作特征  多样化  辩证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