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修辞    数学    隐匿型    管理创新    工商管理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12H指数:2北大核心: 2 CSSCI: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关于修辞新格“换算”的续论
1
《修辞学习》辽东学院师范学院中文系;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杨荣祥 董仁  出版年:2008
我国现代著名修辞学家吴士文先生,新增的"换算"辞格,笔者认为改称"折算"更为贴切,"换算"格应表现为两种类型——数学型(狭义)和隐匿型,"换算"格在使用上具有临时性特征。
关键词:换算  数学型  隐匿型 临时性  
工商管理创新与企业转型发展的关系研究
2
《中外企业家》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赵烽棋  出版年:2019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了企业工商管理,其多元化蓬勃发展的态势,对于企业转型发展的意义重大。纵观国内外发展的领头企业,工商管理已经成为这些企业在管理上进行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国内部分企业,受管理者对工商管理的认知...
关键词:企业 工商管理 转型发展  创新  
以创新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考——以辽宁省东港市为例
3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崔正植  出版年:2017
以创新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于推进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农业经营主体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领域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体制机制创...
关键词:创新机制  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职业农民
匠心独运之鸿篇 先河新辟之巨作——评《中国辞格审美史》
4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董仁  出版年:2019
《中国辞格审美史》是一部创新之作,开辟了当代中国修辞格审美史研究的先河。此著按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文体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科学化新体例;阐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发展陈望道及其后继者的修辞格理论新成果;肯定全方位、多角...
关键词:《中国辞格审美史》  修辞学 修辞格 修辞格审美  
成人高等教育评估的三个飞跃
5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陈玉国  出版年:2009
成人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社会发展需要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对社会的服务质量和效果需要来自行业和社会的监督与评价。其中,如何通过行业监督与评价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提高教学水平是重要一环。本文就如何开...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教学水平评估 监督与评价  科学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自媒体在大学生教学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6
《写真地理》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赵烽棋  出版年:2020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迎来了信息化网络时代,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自媒体无疑是当前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载体。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对于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教学管理工作不仅涵盖教学计划管理,同时也包括教学质量管理以及教...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  自媒体 大学教学管理 应用  
谈创新型的教师形象
7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王春华  出版年:2004
创新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古人云:“致天下之治在于人才,成天下之才在于教化,行教化之业在于教师。创新教育的实施呼唤大批高素质创新型教师的出现,笔者认为塑造好创新教师的形象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  教师形象
关于“文凭热”利与弊的思考
8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王春华  出版年:2005
文凭是学历的见证。"文凭热"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80年代末期曾有一个短暂的跌落阶段,90年代开始又再度兴起,直至今日虽有些降温但仍为处在"高烧"阶段。本文就目前"文凭热"现状的利与弊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文凭...
关键词:"文凭热"  学历 利弊  对策  
成人高校师资素质的时代性
9
《理论界》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党建华  出版年:2006
进入新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第一次以资本的身份进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之中。成人教育也开始必然的创新状态,其中,师资素质客观地成为创新的焦点所在。师资素质创新的重点是时代性,其中包含思想观念更新、知识技能和教...
关键词:成人高校 师资素质
谈吴士文精神
10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渤海大学中文系 董仁 张德明  出版年:2016
本文通过阐述构建吴士文精神的实绩,归纳出吴士文精神的内涵:竭忠尽智的爱国情怀、勤奋创新的敬业态度、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与人为善的思想品行,并究其成因;指出吴士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及弘扬吴士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修辞 吴士文  吴士文精神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