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尚书》    唐代    明代    清代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水利类    

被引量:608H指数:8WOS: 3 北大核心: 163 CSSCI: 140 CSCD: 5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自我肯定对个体失败后焦虑情绪的缓冲作用
1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高丽  出版年:2014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3B124);河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2012-QN-130);河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12QN048);2013年度河南科技大学教改课题项目的资助
目的:探讨自我肯定对不同自尊个体失败后焦虑情绪的缓冲作用。方法:以216名大学生为对象,运用自尊量表筛选出12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诱导实验及情境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①t检验中,无自我肯定条件下的被...
关键词:自我肯定 自尊 状态焦虑 大学生
符号叙事学视域下民俗图像叙事模式探析
2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程安霞  出版年:2016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与民间公共祭祀变迁研究"(2014CSH022)
从叙事者角度出发,民俗图像叙事可概括为两种基本类型:叙述性民俗图像叙事和象征性民俗图像叙事。前者通过截取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瞬间或者利用多瞬间序列建构时间流来暗示事件的时间过程;后者则是将图像视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符号,通过...
关键词:民俗图像叙事  叙述性 象征性  叙事机制 语义结构
“到家”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3
《汉语学习》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蒋协众  出版年:2010
河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7QN006)的资助
在现代汉语中,同形的"到家"可以区分为词组"到家1"、形容词"到家2"和表示某种量度特征的唯补副词"到家3"等三个不同的语法单位。文章在分析这三个不同语法单位在共时平面的用法之后,探讨"到家"由词组到形容词再到唯补副词的...
关键词:“到家”  词汇化 语法化 程度补语 唯补副词  
民俗艺术的新媒体传播路径
4
《传媒》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洛阳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彭小琴  出版年:2015
2012年河南省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河南农村民俗艺术的产业化研究"(项目编号:122400430110)的阶段性成果
民俗艺术自古就有传播的天性。新媒体的出现,为民俗艺术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新媒体覆盖广阔,方便快捷,形式多样,互动便利,使民俗艺术的传播呈现出数字化、海量化、立体化、及时化的特点。因此,为了实现民俗艺术的长足发展,必...
关键词:民俗艺术 新媒体 传播路径  媒体平台
家庭功能与青少年学习自我调节的关系:同伴行为模式的中介作用
5
《心理与行为研究》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高丽 张向葵  出版年:2013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BA070067);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NENU-SKB2007002);河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2012-QN-130);河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12QN048)的资助
采用家庭功能与同伴行为模式问卷和学习自我调节问卷,对913名青少年进行了测试。考察青少年同伴行为模式的发展特点,以及同伴行为模式在家庭功能与青少年学习自我调节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青少年同伴行为模式对学习支持度随年...
关键词:家庭功能 学习自我调节  同伴行为模式  
试论民间祭祀空间的可参观性生产——以洛阳关林庙为考察对象
6
《文化遗产》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程安霞  出版年:2014
河南省2014年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与民间公共祭祀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14CSH022);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洛地区祀典文化遗产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3A036);河南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在遗产旅游、产业化、文化消费等一些现代经济因素的刺激下,民间祭祀空间正在从传统的地方性公共信仰空间朝着全球性、全民性的文化展示空间、文化消费空间转变。本文以洛阳关林庙为例,考察了民间祭祀空间的可参观性生产是以地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民间祭祀空间  可参观性生产  文化展示 关林庙  
新闻摄影语言特性研究
7
《新闻界》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彭小琴  出版年:2012
如何运用新闻摄影独有的语言特性,拍摄出令人瞩目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是新闻摄影从业者的实践探索,也是新闻摄影研究者的理论追寻。摄影作为无国界的影像语言,必须塑造典型的可视形象,从而体现形象的价值;拍摄中要能通过客观真实的画...
关键词:新闻摄影 视觉语言 语言特性
民间仪式中的身体叙事及其功能探究——以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为例
8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程安霞  出版年:2016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CSH022)
身体叙事在仪式的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叙事语力与功能:一、仪式主题层面,以身演事,即以身体象征符号展示来言说族群文化记忆;二、仪式过程层面,以身行事,即作为叙事符号推动仪式过程的展开;三、仪式效应层面,以身成事,运用多种身体...
关键词:绕三灵 以身演事  以身行事  以身成事  功能  
21世纪重叠问题研究综述
9
《汉语学习》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蒋协众  出版年:2013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湘方言重叠研究"(项目编号:11YJC740043)的成果之一;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项目编号:12YJC740025)的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湘语在广西境内的接触与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0BYY020)
本文对2000年以来的重叠研究进行回顾,评述近十余年来重叠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归纳这一时期重叠研究的特点,并对以后的研究做出展望。
关键词:重叠  语法意义 语法功能 回顾  展望  
清代官员惩治体系中的“效力赎罪”问题
10
《历史档案》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王云红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疆流人史与流人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ZDA19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洛地区新见民间契约文书整理与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BZS016
效力赎罪既不属于一般赎刑,也不同于捐赎,是清代在官员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独特的官犯惩治、改造和利用手段,包括军前效力赎罪、军台效力赎罪、新疆效力赎罪和内地工役效力赎罪等多种类型。清代官犯效力赎罪主要由最高统治者掌握,...
关键词:清代 官员惩治  效力赎罪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