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民族 民族关系 少数民族 回族 民族地区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被引量:7,073H指数:29北大核心: 1,048 CSSCI: 1,346 RDFYBKZL: 77
-
排序方式:
- 民族互嵌型社区: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
- 1
- 《广西民族研究》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杨鹍飞 出版年:2014
-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边疆治理视野中的新疆社区冲突研究"(2014-GM-080)
- 民族互嵌型社区是民族社区的次级概念,研究其形态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辨析社区、民族社区和多民族社区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涵义;并以"民族互嵌"的两个关键属性"空间关系"与"精神关系"为变量,通过...
- 关键词:民族互嵌型社区 涵义 类型 空间关系
- “摩梭人文化保护区”质疑——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 2
- 《旅游学刊》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刘晖 出版年:2001
-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的提法进行了反驳 ,并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联系与区别 。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保护 开发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探析
- 3
- 《广西民族研究》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闫丽娟 李智勇 出版年:2018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河西走廊乡村民族社区发展与治理创新"(16JJD850004)
- 发端自"天下观",再造于"民族主义",充实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民族经历"自在"到"自觉"过程相随,中国民族思想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泛起多次涟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各种民族思想的影响。通过对"中华民族共...
-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天下观 中华民族 多民族国家
- 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特征及定位
- 4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杨鹍飞 出版年:2015
-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我国边疆民族宗教问题法律治理研究”(14SFB300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新疆移民与社会变迁研究”(14CZS02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M552505)的阶段性成果
- 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对于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准确地理解民族互嵌型社区及其建设的涵义,文本辨析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基本属性——空间属性和精神属性,然后在社区建设含义的基础上界定了"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内涵;...
- 关键词:民族互嵌型社区 空间关系 精神关系 民族关系
- 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
- 5
- 《民族研究》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汤夺先 出版年:2006
- 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认为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在人口来源上,多来自距离大城市较近的西北民族地区;其二,在流动行为上,受城市民族宗教等因素影响较大;其三,在流动类型上,宗教型流...
- 关键词:兰州市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 民族交往心理构成要素的心理学分析
- 6
- 《民族研究》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李静 出版年:2007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西北少数民族交往心理研究"(项目批准号:05JJD8501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民族交往伴随着民族共同体变迁与发展的整个进程,是构成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民族关系也是通过民族交往具体实现与体现的。本文从阐释交往、民族交往出发,论述了作为人类普遍心理与行为的民族交往及其对社会结构变迁的意义,认为民族的交...
- 关键词:民族 交往心理 心理学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
- 7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李静 于晋海 出版年:201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甘肃藏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现状及其机制研究"(16AZD040)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关系的表征,反映了不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接触与互动的方式、内容及动态过程。由生活性交往、地缘性交往及结构性交往等构成的民族交往层面,由语言交流信息交流及资源交流等构成的民族交流层面,以及由血...
- 关键词:民族 民族关系 交往交流交融 心理机制
- 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
- 8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徐黎丽 出版年:2011
- 2008年度教育部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边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研究-西北分课题"(08JZD0023-2)
-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是全球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主要国家安全危机。本文以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为例,主要论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的内容,分析构建当代国家认同的因素。
-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的心理学分析
- 9
- 《民族研究》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李静 出版年:2021
- 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VMZ011)的阶段性成果。
- 作为一种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其特殊的心理形式和心理内容,二者彼此关联、交互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可以解析为基于历史记忆的集体潜意识、基于共同体认同的归属性意识以及基于核心价值观的聚合性意识,三者...
-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集体潜意识 归属性意识 聚合性意识
- 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思考
- 10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高永久 出版年:2003
-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西北少数民族社会稳定机制研究>成果之一
- 在民族地区存在着制约社会稳定的几大矛盾 ,如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 ,使民族社会适应转型期的社会结构调整 ,是民族社会稳定机制构建的关键。
- 关键词:少数民族 社会稳定机制 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