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救亡图存    文学史书写    企业文化    传统文化    城市规划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41H指数:7北大核心: 27 CSSCI: 22 RDFYBKZL: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儒家命运观是消极宿命论吗
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陈代波  出版年:2004
华东政法学院韬奋青年课题基金资助
在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 ,“命”包含两个层次 :一表示“天命” ,代表至上神———“天”的意志 ,是道德的最后根据 ;二表示通常所谓命运 ,是对人的客观限制 ,反映了人的有限性。“知天命”是知晓自身肩负的使命 ,“知命...
关键词:儒家思想 命运观 消极宿命论  “天命”  社会伦理道德
近代中国早期的城市交通与社会冲突——以上海为例
2
《史林》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何益忠  出版年:2005
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科研基金资助
开埠后上海街道上,马车、小车、行人聚集,争夺有限的道路资源,一场有关马车、小车、行人的交通行为的争论,向我们展示了开埠后我国城市社会中外双方在民族情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冲突。
关键词:上海  城市交通 冲突  
何为高雅趣味? 谁的高雅趣味?——对文艺鉴赏标准的质疑
3
《学术界》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范玉吉  出版年:2007
高雅趣味是一个假命题。由于长期以来在审美实践中忽略了美感产生的真正原因,结果导致了对审美趣味本身的模糊认识。特别是在当代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中,更是漠视了审美冲动的本己性特征,因此,将所谓的“高雅趣味”塑造成了社会的典范,...
关键词:高雅趣味  真实趣味  生命冲动 虚假趣味  
试论孟子的天人相分思想
4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陈代波  出版年:2004
孟子不仅有天人合一思想,也有深刻的天人相分思想,其性善论哲学正是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他的天人相分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说明:在主宰之天面前,人可以对天的意志产生影响,甚至可以违背天意;在命运之天面前,人可以发展自...
关键词:孟子  天人相分 郭店楚简 苟子 主宰之天  命运之天  自然之天
企业文化对战略变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5
《改革与战略》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孙爱英  出版年:2007
文化作为维持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对战略变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创新型文化、官僚型文化、支撑型文化对于战略变化过程的两个基本特征速度和幅度的不同影响;研究战略变化...
关键词:战略变化过程  创新型文化 官僚型文化  支撑型文化  组织绩效
从颜氏之儒的思想特质看其与易学的关系
6
《周易研究》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颜炳罡 陈代波  出版年:2004
颜氏之儒是颜回及其弟子所形成的学术群体,颜氏之儒作为传道之儒,继承和拓展了孔子天道性命的形上智慧,以自强不息、奋进不已作为人生信条,追求用行舍藏、乐天知命的人生境界,向往没有战争,没有纷争的大同社会。从颜氏之儒特征来看,...
关键词:颜氏之儒  天道性命  易传
《周易》中的类比推论思想
7
《社会科学辑刊》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张晓光  出版年:2003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 ,它通过对卦象的阐释 ,论述了“观物取象、以象尽意”、“取象比类”等类比推论思想 ;刻画出了“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等直观性、经验性的意象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 ,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
关键词:周易 象  类比  推论  
产业特征、竞争格局与财务保守行为的关系
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孙爱英  出版年:2007
为了有效应对未来竞争,使企业能够在产业中继续存续,企业存在股权融资数量的最低界限;存在“预算软约束”的企业往往选择较高的财务杠杆,这是部分国有企业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的根源。
关键词:产业特征  竞争格局  财务保守
奥古斯都时期古罗马的城市规划与建筑
9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杨俊明 巢立明  出版年:2005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 2 0 0 4~ 2 0 0 5年度科研项目"妇女参政 ;城市管理--罗马帝国吏治研究新论"(0 4 0 80 1 0 )的部分研究成果
奥古斯都时期古罗马的城市化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城市规划与建筑方面更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欧洲城市的兴起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奥古斯都  古罗马 城市规划 建筑
论奢侈性消费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10
《东岳论丛》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范玉吉  出版年:2006
奢侈性消费产生的基础在心理而不在物质,作为一种消费文化所呈现的奢侈性消费,其现象虽然十分复杂,但对其本质进行深入剖析,可以概括出非理性和反伦理性特征。从社会学层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奢侈性消费可以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阻隔...
关键词:奢侈性消费 消费文化 社会隔阂  理性消费  责任伦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