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治疗小儿    儿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木糖    

研究学科:

被引量:81H指数:5北大核心: 3 CSCD: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健脾止泻颗粒对脾虚泄泻患儿消化吸收与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
1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河南中医学院儿科研究所 陈永辉  出版年:2001
目的 :观察脾虚泄泻患儿消化吸收与肠道局部免疫功能以及健脾止泻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 6 4例脾虚泄泻患儿用健脾止泻颗粒治疗 ,检测其治疗前后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尿 D-木糖排泄率及大便 SIg A,并与 30例正常儿...
关键词:健脾止泻颗粒 泄泻  脾虚 唾液淀粉酶 D-木糖 SIGA 中医药疗法  
儿童性早熟的辨治经验
2
《中医杂志》河南中医学院儿科研究所 陈永辉  出版年:1998
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10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月经初潮发生在10岁以前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性早熟从病因上可分为真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发生作用,属中枢性性早熟,为完全...
关键词:青春期 早熟 中医药疗法 中医病机
健脾增食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3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河南中医学院儿科研究所 陈永辉  出版年:1998
运用健脾增食冲剂治疗209例厌食患儿,总显效率91.08%,总有效率96.18%,明显优于三甲散对照组(P<0.05);临床实验证实,厌食患儿唾液淀粉酶活性、尿D-木糖排泄率降低,微量元素Zn、Fe、Cu、Mn缺乏,经治...
关键词:厌食症 健脾增食冲剂  中医药疗法 儿童
小儿厌食症研究概况
4
《河南中医药学刊》河南中医学院儿科研究所 陈永辉 李晓阳  出版年:1995
小儿厌食症研究概况陈永辉,李晓阳(河南中医学院儿科研究所,450003;河南中医院学院一附院)主题词厌食/中医药疗法,儿童,学龄前,综述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为特点的一种病证,以1~6岁儿童为多...
关键词:厌食 中医药疗法 儿童
儿乐补血冲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120例临床观察
5
《新中医》河南中医学院儿科研究所;河南中医药研究院 黄岩杰 郑春燕 石建辉  出版年:1998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课题
运用自拟方儿乐补血冲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120例,总有效率达958%。并对治疗前后患儿的Hb、RBC、MCH、FEP、FEP/Hb5项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5大主要症状有明显改善。认为儿乐补血冲剂具有...
关键词:贫血 缺铁性贫血 中医药疗法 儿乐补血冲剂  儿童  
血得安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6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第一军医大学1中医系儿科;河南中医学院儿科研究所;南方医院儿科 孙升云 朱珊 姚英民  出版年:2000
河南省科委攻关项目
目的 总结中药血得安治疗小儿ITP的疗效结果。方法 采用中药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观察其疗效。结论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6%,对照组75%。中药能明显提高患儿血小板数、并降低PAIgG水平。
关键词:血得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药治疗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7
《中国医药学报》河南中医学院儿科研究所 黄岩杰 琚玮  出版年:1997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是指患儿身体某部位肌肉或某些肌群突然的、快速的、不自主的、反复的收缩运动,如眨眼、皱额、歪嘴、摇头、耸肩,或肢体运动抽动等;通常可伴有发声抽动(如清嗓声、咳声等),情绪障碍,强迫症状或注意力不集中和多...
关键词:儿童 秽语综合征 中医 辨证论治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治疗小儿上感高热96例临床疗效观察
8
《河南中医》空军郑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儿科研究所 宋南萍 霍维亚 朱珊 韩青 郭登洲  出版年:1991
作者观察腋温39℃以上不超过3天的重型患儿96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后者给青霉素等西药,经统计学处理治愈率两组有极显著差异,有效率有显著差异。完全退烧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热速清口服液  中药治疗
中药加罗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9
中西医结合第九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2000琚伟  出版年:2000
本文应用中药加罗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40例,并设对照二组,分别给予罗红霉素口服和红霉素静点,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胃肠道反应情况.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可在无细胞的培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 胃肠道反应 罗红霉素 年长儿 临床观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10
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第十次学术会议 2002陈永辉  出版年:2002
作者目的在于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提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免疫机制有关,而中医则认为本病是因感受风、热、燥、火、疫毒诸邪,内因脏腑虚损。或血热妄行,或气不摄血。故作者把...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西医结合治疗 鼻出血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