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文化    新媒体    乡村    电影    视频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7,195H指数:36北大核心: 355 CSSCI: 345 CSCD: 14 RDFYBKZL: 1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6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乡村公共文化的实践逻辑及其治理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韩鹏云  出版年:2018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江苏农村公共品供给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7ZDIXM09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项目"‘先富能人治村’的政治生态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7M6118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乡村公共文化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和村落自组织文化两种实践样态。公共文化服务因文化阵地建设的供需分离、文化活动重"送"轻"种"、文化资源开发的异化现象等问题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呈现出"内卷化"逻辑;村落自组织文化因文化责任主体缺位...
关键词:公共文化 实践逻辑 内卷化 无主体  协同模式  
自媒体时代网民诉求方式新变化研究
2
《传媒观察》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陈相雨 丁柏铨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生成及应对研究”(13CXW03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环境抗争事件中的新媒体动员问题研究”(2015M570453);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的资助
诉求网民正寻求将"展现诉求"+"转发扩散"为主的旧诉求方式,转变为"线上线下协同配合"且以"线下事件促进线上诉求扩散"的新诉求方式,其目的在于避免诉求议题被其它议题和信息淹没,同时在更大程度上吸引网民受众的围观和关注。造...
关键词:自媒体 诉求网民  诉求方式 制造事件  线上线下  民意表达机制
我国生态文明的对外传播:意义、挑战与策略
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特中心 王全权 张卫  出版年:201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中提高江苏生态教育水平的多元互动机制研究"(2015ZDIXM01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环保维权集体行动中的社会化媒体使用研究"(2016SJB840002)
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性大国,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为了更好发挥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同时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对外传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和成果是极其必要和重要的。但对...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对外传播  转型策略  
网络微影像:互联网时代的影像新形态
4
《东南传播》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张瑜 卫欣  出版年:2018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媒介融合下江苏特色小镇的传播生态研究"(2017ZDIXM095)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媒介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微博、微信、微小说、微媒体等去中心化、碎片化和即时化的"微"文化逐渐蔓延开来,我们已然进入了无"微"不至的"微时代"。网络影像也不可避免地烙上"微时代"的印记,发展形成诸...
关键词:网络 微影像  基本特征  审美价值
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
5
《中州学刊》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陈相雨 丁柏铨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生成及应对研究"(13CXW039);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
社会结构紧张催生以负面为主的社会情感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直接导致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生成和爆发。换言之,抗争主体的情感动员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情感的社会行动者,抗争主体通过"悲情叙事""身份展示""戏谑表...
关键词:抗争性  网络集群行为 结构紧张  情感动员  情感逻辑
网络时代青年群体的审美异化研究
6
《大众文艺(学术版)》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刘露 陈昱洁  出版年:2018
审美异化理论是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导致青年群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审美的能力。图像化信息取代文字,娱乐化的内容取代正统文化,猎奇心理取代对经典的解读,这一系列的审美异化不利...
关键词:网络 青年群体 审美异化  
国内情感传播研究的范式演进
7
《今传媒》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朱霜  出版年:201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农村环保维权集体行动中的社会化媒体使用研究"(2016SJB840002)
本文对国内情感传播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合、分类和梳理,最终厘清国内情感传播研究的范式演进:媒介产品生产中情感呈现的述情研究范式、网络事件中情感作用研究的动员研究范式、情感传播文本数据挖掘与情感识别研究的管控研究范式。最...
关键词:情感传播 情感转向  研究范式
论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及其影响——以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为例
8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王全权 周碧琬  出版年:2018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Z1XM019)
《大鱼海棠》是国产动画电影的一部力作,该影片蕴含老庄、"天人同构"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其精良的制作画面和注重中国元素的运用是国产动画电影发展道路上的一次成功尝试。影片在注重叙事艺术的同时运用中国传统艺术技法,产生了...
关键词:《大鱼海棠》  国产动画电影 传统文化 美学价值 展望  
时代的审美与审美的时代
9
《黄河之声》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卫欣 王勇  出版年:2018
审美本就是人的本质需要之一,今天大审美时代已然来临,本文对什么是大审美时代?它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尤其是它和今天媒介的发展、产业的升级以及人类的需求等要素间的关联等问题给予了阐述。
关键词:大审美时代  媒介发展 产业升级  
底层表演与审丑狂欢:土味文化的青年亚文化透视
10
《东南传播》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陈亚威  出版年:2019
随着短视频新媒介的出现,土味文化得以被催生。土味文化是近两年在网络上迅速兴起的青年亚文化,它由乡镇青年和都市青年共同构建,一方面,它是乡镇青年的抗争式表演和虚假的阶层想象;另一方面,它缔造了都市青年的审丑狂欢,也影射着他...
关键词:土味文化  亚文化 底层表演  狂欢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