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方式:
- 新疆准噶尔晚古生代陆壳垂向生长(Ⅰ)——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时限 ( EI收录 SCI收录)
- 1
- 《岩石学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韩宝福 季建清 宋彪 陈立辉 张磊 出版年:2006
-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2001CB409802)资助成果.
- 准噶尔是新疆北部古生代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为特征,是中亚造山带中显生宙陆壳生长作用非常显著的地区之一。根据新近获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并参考已经发表的锆石U-Pb年龄,本文重新...
- 关键词:晚古生代 后碰撞深成岩浆作用 大陆地壳生长 准噶尔
- 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 ( EI收录)
- 2
- 《地质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董树文 张岳桥 龙长兴 杨振宇 季强 王涛 胡建民 陈宣华 出版年:200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572120);大陆深俯冲作用(编号1999055);中石化项目<大巴山前陆演化与油气远景>联合资助项目的成果。
- 随着一系列新构造观察资料和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的累积,加深了对发生在中国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构造变革事件的认识,对燕山运动的性质、时限和动力学内涵有了新的诠释。中—晚侏罗世初期(165±5Ma)东亚多板块拼贴运动学...
- 关键词:晚侏罗世 燕山运动 东亚多向汇聚 陆内造山与变形 岩石圈增厚与减薄
- 盾构法隧道引起的地表变形分析 ( EI收录)
- 3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技术研究所 张云 殷宗泽 徐永福 出版年:2002
- 在分析盾构法隧道引起地表变形的原因的基础上,将盾尾空隙的大小、注浆充填的程度、隧道壁面土体受扰动的程度和范围等对地层位移有着重要影响,而在实际工程中又难于分别量化的因素,概化为一均质、等厚的等代层,分析了地表变形对等代层...
- 关键词:盾构法 隧道 三维有限元 等代层 地表变形
- 对华南花岗岩研究的若干思考
- 4
- 《高校地质学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周新民 出版年:20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132010;40072025)
- 论述了华南地质历史上四个时期花岗岩特点、成因模式与大地构造框架,从中折射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晋宁期花岗岩是扬子周边环形岛孤型造山带的组成部分,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的形成,分别与早古生代板内压扭性断裂熔融...
- 关键词:花岗岩 华南
- 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 5
- 《地球化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李献华 胡瑞忠 饶冰 出版年:199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对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基性岩脉主要形成于~140Ma、~105Ma、~90Ma三个阶段,其化学成分以拉斑质玄武岩为主,高的εNd(T)值(+5)表明其母岩浆来源于一大...
- 关键词:基性岩脉 同位素年代学 元素地球化学
- 华南前泥盆纪构造演化:从华夏地块到加里东期造山带
- 6
- 《高校地质学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舒良树 出版年:200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0634022;405721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群体创新项目(No.40221301)
- 在全球Rodinia超大陆的构造框架中,华夏地块占有突出的地位。然而,华夏地块在国内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其核心一是年龄,二是范围。根据出露在研究区的中一高级变质岩、韧滑流变形迹和近年大批高质量测年数据,认为华南曾经存在过一...
- 关键词:华夏地块 加里东褶皱带 测年数据 构造演化 华南
- 中国南方海相生烃成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一):南方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分布
- 7
- 《海相油气地质》中国石油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梁狄刚 郭彤楼 陈建平 边立曾 赵喆 出版年:2008
- 通过对上、中、下扬子区121个地表及钻井剖面烃源岩的密集扫描取样和地化分析,系统研究了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上二叠统、下二叠统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厚度及有机质丰度的纵横向分布,明确了海相烃源岩在纵向上以下寒武统...
- 关键词:古生代 海相地层 碳酸盐岩烃源岩 泥岩烃源岩 烃源岩分布 生烃潜力 中国南方
- 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 8
- 《矿床地质》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仁民 陈培荣 张文兰 陆建军 出版年:200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1999CB40 3 2 0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 0 13 2 0 10 )的资助
- 文章在总结大量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华南地区中生代发生了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且都在燕山期。其中,第一次发生在燕山早期的180~170Ma,以赣东北和湘东南的Cu、Pb_Zn、(Au)矿化为代表。第二次发生在燕山中期的第二...
- 关键词:地质学 中生代 燕山期 大规模成矿作用 岩石圈演化 华南 综述
- 华南早中生代从印支期碰撞构造体系向燕山期俯冲构造体系转换的形变记录 ( EI收录)
- 9
-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张岳桥 徐先兵 贾东 舒良树 出版年:200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34022)
- 华南地区中生代动力体制经历了从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但对这种动力体制转换发生的时间和产生的地质效应则存在不同的认识。通过分析华南印支—早燕山构造层(D—J1-2)广泛发育的褶皱构造,识别了早中生代两个世代褶...
- 关键词:华南地块 叠加褶皱 印支期碰撞褶皱体系 早燕山期俯冲褶皱系统 构造动力体制转换
-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 10
- 《矿床地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华仁民 毛景文 出版年:199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中国东部在中生代尤其是燕山期发生了大规模的金属成矿作用, 形成了一大批重要矿床, 其成矿强度之高、密度之大、矿种之丰富, 在全球中生代成矿作用中首屈一指, 故可称为中生代成矿大爆发。研究表明, 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是...
- 关键词:中生代 成矿大爆发 中国东部 矿床成矿 多金属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