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水浒传》    仪式    《三国演义》    电视文学    桃园结义    

研究学科:

被引量:11H指数: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畸变:另类的女性存在
1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院 伍友云  出版年:2006
在现代文学中,无论是男性作家还是女性作家,都用丑化的叙述模式,书写了一群心理危机、人格缺失、行为变异的畸变女性形象,他们把这类女性置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矛盾和复杂关系之中,以性的压抑作为焦点,探究她们畸变的生成过程。...
关键词:畸变女性  失时  怨妇情结  双重角色 丑化模式  
张炜塑造人物的法宝:圣洁化与妖魔化
2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院 上官政洪  出版年:2006
张炜小说中的人物没有性格的发展,皆属于扁型人物类型,大致可以划分为家族成员、好人、坏人三类,作者在塑造前两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圣洁化的手法,即着力彰显他们美好善良的品质,遮蔽其缺陷、阴暗面;对后一种人物则采用了妖魔化的手法...
关键词:张炜  小说 人物  圣洁化  妖魔化
绿林豪杰的颂歌 英雄传奇的丰碑——《水浒传》与《绿林英雄罗宾汉》之比较研究
3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院 刘清华  出版年:2006
《水浒传》和《绿林英雄罗宾汉》均是描写绿林英雄起义始末的两部小说。这两部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一定的区别。该文将从成书过程、思想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以便更清楚地认识它们的价值。
关键词:《水浒传》 《绿林英雄罗宾汉》  绿林英雄  比较研究  
《水浒传》深层意蕴的仪式表达
4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院 潘万木  出版年:2007
仪式是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仪式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无形的力量,通过一种集体行为把个人结合为整体。《水浒传》的深层意蕴正是在民间性的"聚义"仪式叙事和官方性的"忠义"仪式叙事的基础上展现无遗的:"聚义"仪...
关键词:《水浒传》 意蕴 仪式 民间  官方 政治伦理
骊歌之行 丁忧之途——析《雨把烟打湿了》中蔡水清形象的双重人格
5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院;荆门市海慧中学 聂俊 李亮  出版年:2007
本文从精神分析的层面探讨了须一瓜短篇小说《雨把烟打湿了》中的主人公蔡水清的双重人格:一方面是高雅和高贵,一方面却是卑微和难堪。并由蔡水清的人格悲剧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社会中农村与城市两种文化形态冲突的悲剧性。
关键词:双重人格 人格面具 压抑 潜意识
汉语兼语句的时体问题简论
6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院 祁从舵  出版年:2007
在汉语兼语句内部语义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类特殊句式的时体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兼语句在语义上可分为两大类,各类在使用的时体形式上体现各不相同的特点。
关键词:兼语句 消极兼语句  积极兼语句  时制 汉语
中国原型批评回眸与前瞻
7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院 王轻鸿  出版年:2006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界大量译介原型批评理论,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原型批评在中国当代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重要问题:文化语境问题;文学性探讨的问题;方法论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  原型  回顾  语境 文学性  方法论
“兴”法的文体突破
8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院 潘万木  出版年:2006
“兴”是中国诗歌的原始模式,是一种华夏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是原始思维属性和原始文化形态的遗存,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精神内涵。“兴”又是一种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段,起头的“他物”与后之“所咏之词”既相关又在相关与不相关之间甚或没...
关键词:兴  思维方式 表现方法  文体
坚持与守望——央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的品牌战略
9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院 徐清枝  出版年:2006
中央电视三套《电视诗歌散文》栏目是一档电视文学栏目,8年来,它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制作理念、播出形式、栏目结构形态。但多方面的因素使电视文学栏目的发展受到制约,这需要电视文学工作者把握品牌要素,强化品牌意识,进行品...
关键词:电视文学 品牌战略  
论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10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武汉新洲区县一中;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院 王小凤 汪红明 黄音频 程喜枝  出版年:2007
目前,不少大学生存在厌学现象,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无不为之担忧。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学生缺乏自信心,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在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过程单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师主导作用 相结合  学生主动性 教学原则 高校教师 调动学生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