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江西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    胃动力障碍    频谱分析    中医药疗法    

研究学科:

被引量:207H指数:6WOS: 1 北大核心: 5 CSCD: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针刺调整旋转法实验性家兔5-羟色胺、胃泌素的研究
1
《中国针灸》江西中医学院针骨系 张安莉 陈日新 康明非 程立红 王婉灵 范洪力  出版年:1997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以家兔血清及胃窦组织中5-羟色胺、胃泌素含量为指标,用旋转的方法建立家兔胃节律紊乱的模型,观察60只家兔分组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提示,经针刺后,血清5-羟色胺、胃泌素显著下降(P<0.01),胃窦组织中5-羟色胺、胃泌素...
关键词:胃泌素类 胃疾病 针刺疗法  
针灸治疗胃动力障碍症临床疗效研究
2
《中国针灸》江西中医学院针骨系 张安莉 陈日新 康明非 程立红 许金水  出版年:1994
针灸治疗103例,显效66例,有效32例,有效率为95.15%,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值显著减少(P<0.01),胃动力图明显改善。研究还表明,针灸对胃动力图频率紊乱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照组亦...
关键词:胃肠运行  针灸疗法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探析
3
《江西中医药》江西中医学院针骨系 何兴伟  出版年:1999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简称穴敷法)是将中药制成各种剂型敷贴于人体俞穴上,利用其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和中药的药理作用来治疗疾病的无创痛穴位刺激疗法,是针灸学与中医方药巧妙结合的产物。笔者就结合穴敷法常用中药剂型对其透皮给药可行...
关键词:穴敷法  中药剂型 透皮吸收
针刺调整实验性家兔胃节律紊乱的研究
4
《中国针灸》江西中医学院针骨系 张安莉 陈日新 康明非 范洪力 王婉灵  出版年:1996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以家兔胃肌电活动为指标,用旋转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家兔胃节律紊乱的模型。观察60只家兔特定穴之间、特定穴与非特定穴之间的针刺调整胃节律效应的差异性。特定穴足三里、内关针刺前后自身对照,二组穴位调整胃电紊乱波百分数及胃电慢波频...
关键词:胃电图描记 针灸效应 穴位特异性
针灸调节U_(14)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5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江西中医学院针骨系 施茵 张安莉  出版年:2000
以接种 U14 宫颈癌建立荷瘤小鼠模型 ,采用针灸“大椎”、“命门”、“足三里 (双 )”等穴 ,观察荷瘤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抗肿瘤能力。结果 :与肿瘤组相比 ,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先接种后针灸组明显升高 ( P ...
关键词:U14 宫颈癌  针灸疗法 红细胞免疫
内关穴促胃电规整性实验研究
6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江西中医学院针骨系 陈日新 陈凌 徐放明  出版年:1998
以正常频段能量比为指标,进一步研究内关穴促胃电规整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腧穴 频谱分析 胃电图 实验  
刺络放血量与疗效关系初探
7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江西中医学院针骨系 许金水  出版年:1991
通过分组治疗乙型副伤寒杆(?)菌液引起家兔发热,认为0.5ml/kg 体重的放血量是治疗该病症的最佳出血量,证明出血量的多少与疗效关系密切,过多过少的出血量均不能获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放血疗法 放血量  疗效
针治面神经麻痹应否配用激素探讨(附68例疗效分析)
8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江西中医学院针骨系;江西省南昌县中医院 何兴伟 胡毛妹  出版年:2001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 针刺疗法 激素 面神经水肿
不同时辰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胰淀粉酶分泌机能的影响
9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江西中医学院针骨系 刘建武  出版年:1999
在观察正常大鼠胰淀粉酶分泌机能的昼夜节律基础上,根据其生理节律的不同时相,择时针  刺,以探讨时间因素与针刺效应的关系。
关键词:时间针法 胰淀粉酶 大鼠  分泌机能 足三里
不同时辰电针“足三里”对大鼠小肠吸收机能的影响
10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江西中医学院针骨系 刘建武  出版年:1999
采用D木糖排泄试验观察了小肠吸收机能变化,根据小肠吸收机能昼夜生理节律的不同时相,择时针刺,以探讨时间因素与针刺效应的关系。
关键词:时间针法 小肠吸收 足三里 电针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