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科研产出

已选条件:
  • 数据库收录=北大核心x
  • 机构=教育部x
排序方式: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基于可恢复指标的结构损伤机制评价方法 ( EI收录)
1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李英民 杨龙 刘烁宇 罗文文  出版年: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8068;51478067)
为了对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决策依据,提出可恢复指标对结构不同损伤机制的安全、经济和可恢复性进行对比评价.以体系恢复力(resilience of system)为基础,阐述给定烈度区下单体结构可恢复指标的计算方法和...
关键词:地震损失评估 恢复力 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震易损性分析 损伤机制评价  
基于R-S模型的微小井眼钻井连续油管内钻井液流阻计算分析
2
《特种油气藏》重庆科技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 侯学军 金锐 宋洪奇 张辉 吕玉魁  出版年:2019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连续管小井眼钻井牵引控制系统关键技术"(2017ZX05009003-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井;超深井射孔管串动态响应机理与安全性评估研究"(51774063);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页岩气微小井眼连续油管高效钻井循环液压耗机理研究"(2016D-5007-0308);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柴油机废气废热回收循环钻井及污染处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cstc2017shmsA90004);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项目"页岩气微小井眼连续油管钻井液循环流阻计算模型与控制机理研究"(cstc2018jcyjAX0593);重庆科技学院重点培育基金"连续油管小井眼钻井液循环压耗控制应用研究"(CK2016Z19);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伸缩式牵引器的力学分析"(YKJCX1720124);重庆市教委研究生教改项目"中美石油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yjg153001)
微小井眼连续油管(CT)滑动钻井技术是一项易于实现钻井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高效、低成本、环保的新型钻井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微小井眼钻井使用的CT内水眼直径小,钻井液的流阻大。针对该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使用R...
关键词:微小井眼 连续油管 钻井 R-S模型  流阻  
陆上油气钻井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
《油气田地面工程》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菊梅 王宏图 李文华 王艳平  出版年:2009
陆上油气钻井作业是一项多工种、多工序、立体交叉、连续作业的系统工程,也是隐蔽性很强的地下工程,钻井作业的安全一直是油气钻井专家和安全专家关注的问题。安全评价作为预测、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尚未成熟。本文从...
关键词:陆上油气钻井  事故  安全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差异特征分析——以苏里格气田盒8下亚段为例
4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重庆科技学院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部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七采油厂;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东北作业分公司;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罗超 李晓颜 刘渠洋 张强 于洲 代洁 尹楠鑫 林魂  出版年:2023
中国石油“十四五”前瞻性基础性课题(2021DJ1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2184,51904050)
为厘清砂质辫状河同级别构型要素差异特征及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石盒子组盒8下亚段砂质辫状河沉积为例,综合现代沉积、野外露头及岩心等资料,选取H_(8x)^(2-2)、H_(8x)^(1-3)和H_(8x)^(1-...
关键词:储层构型差异  心滩 砂质辫状河  盒8下亚段  苏里格气田
陆上油气钻井作业安全评价模型探索
5
《石油天然气学报》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遂宁兴源油气开发公司 刘菊梅 龙政军 王宏图 李洁  出版年:2010
"十一五"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TS11094)
针对陆上油气钻井作业系统中的危险、危害因素以及可能发生的钻井工程事故的特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研究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陆上油气钻井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该结构由4个层次组成。对钻井作业安全评价指标的量化进行了...
关键词:陆上油气钻井作业  危险  危害因素  层次分析 安全评价模型
北京西山下苇甸第三统/芙蓉统界线附近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6
《现代地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华油集团有限公司油气资源事业部;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白翔宇 马郡伟 夏清萍 谭先锋 李开开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5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2652019104)。
芙蓉世早期全球发生的生物绝灭事件与该时期古环境的变化可能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未有定论;相对于深水相区,浅水台地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古环境的变化有着更敏感的响应,有利于深化这一问题的理解。选取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第三统崮山组和...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 碳同位素 古环境 碳酸盐岩 下苇甸  北京西山  
缝洞型油藏填充介质含水饱和度对CO_(2)和N_(2)溶解扩散影响实验
7
《特种油气藏》重庆科技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The University of Kansas;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志兴 侯吉瑞 杨宇昊 朱桂良  出版年:202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缝洞型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2016ZX05014)、“低渗致密油藏高效提高采收率新技术”(2017ZX05009-004)。
为深入认识缝洞型油藏注CO_(2)、N_(2)启动缝洞体内部填充介质中剩余油的作用机理,采用压力衰竭实验方法,测量气体扩散系数和溶解度,研究含水饱和度对2种注入气的扩散压力、溶解度和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分析真实油藏条件下...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 填充介质  含水饱和度 气体溶解与扩散  CO_(2)  N_(2)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