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公共教育政策    人力资本理论    扶智    扶贫    教育扶贫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28H指数:3北大核心: 3 CSSCI: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及其公共教育政策的呈现
1
《教育与经济》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李永春 刘天子  出版年:2022
黑龙江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模式综合研究”(课题编号:GJB1320034);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医科视域下医学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内涵和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EDC193)。
人力资本理论源于人类对经济增长的强烈追求。它不但丰富了经济增长理论,还辐射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知识经济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梳理人力资本理论发展轨迹,有助于厘清不同时期教育培养劳动力的...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 公共教育政策 发展  呈现  
扶知、扶智、扶志:新时期教育扶贫的三重策略
2
《教育理论与实践》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李永春  出版年:2020
新时期教育扶贫可以采取扶知、扶智、扶志三重策略。从点上看,基于共享理念的扶知是教育公平的区域化体现,需要区域间推进教育平衡、以输血引导造血、突显教育先导性,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学科发展、原生与引进师资队伍建设、贫困地区和...
关键词:教育扶贫 扶贫扶知  教育扶智  教育扶志  
孔子“乐教”的审美阐释及其当代美育价值
3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郎松雪  出版年:2022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后疫情时代‘互联网+’混合式教育模式研究——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GJB1421108);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东北石油大学引导性创新基金“言语行为理论视域下政务微信语言研究”(2019YDW-06)。
孔子“乐教”蕴含着中国早期的审美思想,是中华传统美育精神的源泉。历史上,真正具有美学意义的乐教也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乐教”通过六艺与先秦典籍教育,积累了丰富的“育心、育志、育行”的实践经验,为当今美育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孔子 乐教 审美阐释 美育价值
关于“大学语文”课中现代文学的教学反思
4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郝超 苏燕  出版年:2013
东北石油大学"校级重点课---‘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DYKC2012017)
新世纪高校教育转型后,"大学语文"中现代文学部分的教学举步维艰,大学生中普遍有忽视,甚至否定现代文学价值的现象,致使现代文学承载的人文精神难以得到弘扬。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现代文学究竟有什么意义?究竟应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 现代文学 价值  新教法 反思  
《江城》中彼得·海斯勒的多重身份研究
5
《科技资讯》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李颖聪  出版年:2017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美国密苏里州人,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海斯勒跟随美国"和平队"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当时还隶属于四川的涪陵,在涪陵师专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时间长达两年。...
关键词:江城  彼得·海斯勒  多重身份
试论吴敬梓对正史孝子叙述惯例的颠覆——以匡超人的塑造为例
6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李颖  出版年:2018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旗帜鲜明地塑造出一个孝子形象匡超人,并清晰地展现了他在成为秀才后,由孝子沦为不孝子的全过程,在内容上补写了《明史·儒林传》和《明史·孝义传》,在写作方式上交替使用传经体和列传体,由事件逻辑出发彻底颠...
关键词:吴敬梓  孝子叙述  创作思想  叙事逻辑 史传体例  
疏处跑马——谈《雨巷》审美空间之留白
7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郝超 姜莉丽  出版年:2012
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52004)研究成果
以中国古代哲学视角审视中国艺术的审美意识,一种微妙的空间意识蕴含其中,意境寄托于审美空间的留白之处。戴望舒将这种传统的意识融于《雨巷》之中,达到了艺术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雨巷》 审美空间 留白 意境
“线上+线下”高校混合式教学“学生评教”机制探讨——以东北石油大学中文系为例
8
《科学咨询》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郭千宁 苏燕 郭赛  出版年:2024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般项目“后疫情时代互联网+汉语言文学专业混合式教学实践”(项目编号:S202210220077);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后疫情时代‘互联网+’混合式教育模式研究”(编号:GJB1421108)。
混合式教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新常态,学生评教模式也随之调整。学生评教是优化高校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而目前混合式教学“学生评教”存在流于形式、针对性差、评价内容千篇一律等弊端,不利于课程完善与人才培养。混合...
关键词:“学生评教”  混合式教学 “四结合”  汉语言文学专业
只有坦然,才能诗意的栖居——浅析苏轼超越人生痛苦之道
9
《青年文学家》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侯聪颖  出版年:2015
苏轼是我国宋代的著名文人,他融会贯通儒释道,文化性格丰富多彩,并形成一套独立的人生处世哲学。正因为这样,苏轼才能超越入世与出世的困境,超越情感的折磨,超越士大夫被贬谪的痛苦。更妙的是他竟然以贬谪为闲适,以贬谪为游乐,以贬...
关键词:苏轼  超越  人生痛苦  
李白和岑参行旅诗的对比
10
《青年文学家》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程铭  出版年:2017
在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条件之下,行旅之风盛行.李白和岑参两个不同派别的诗人在行旅诗中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观赏对象和抒发情怀上.其中,观赏对象李诗以山水花卉为主,岑诗以边关风物为主,抒发情怀则以李诗感景娱情,岑诗感景伤情分别探析...
关键词:李白  岑参 观赏对象  情怀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