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荆楚理工学院校医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    黄芪注射液    终末期肾衰竭    

研究学科:

被引量:48H指数: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1
《微循环学杂志》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荆楚理工学院校医院 王光浩 杨雪琴 张敬芳  出版年:2009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技基金项目(编号:D200667002);湖北省荆门市重点科技基金项目(编号:2008S19)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方法:将8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空腹血糖(F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 黄芪注射液 临床观察  积极治疗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终末期肾衰竭 实验室检测  肾脏损害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炎64例疗效观察
2
《临床医药实践》荆楚理工学院校医院 舒红艳  出版年:2012
目的:探讨麻杏甘石汤联合抗生素、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小儿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利巴韦林常规抗炎、抗病毒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上述...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炎 麻杏甘石汤 抗生素 中西医结合
虫类药在小儿哮喘病中的运用
3
《湖北中医杂志》荆楚理工学院校医院 陈其华  出版年:2009
关键词:小儿哮喘病 虫类药 临床应用  
医院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4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荆楚理工学院校医院 舒红艳  出版年:2011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药层出不穷,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多,用药复杂性越来越高,用药引起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合理使用药物,不仅可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还能引起药源性疾病,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 主要表现  原因分析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5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荆楚理工学院校医院 胡莉萍  出版年:2014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设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另一组设为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
关键词:奥曲肽 泮托拉唑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侯氏黑散加减治疗慢脾风验案举隅
6
《湖北中医杂志》荆楚理工学院校医院 陈其华  出版年:2010
关键词:慢脾风 中医药疗法 侯氏黑散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7
《实用中医药杂志》湖北省荆楚理工学院校医院 王同祥  出版年:20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用复方大承气汤。结果:治疗3天,治疗组临床治愈54例(87.1%)、中转手术8例(12.9%...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Ⅱ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甲状腺危象1例
8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荆楚理工学院校医院 胡莉萍  出版年:2013
目的:探讨II型糖尿病(T2DM)酮症酸中毒合并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诊断及救治经验。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了口服较大剂量丙硫氧嘧啶及复方碘溶液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及释放,口服心得安阻断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兴奋作用,迅速控制甲亢...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弥漫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危象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50例
9
《实用中医药杂志》荆楚理工学院校医院 王同祥  出版年:20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在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及ADL评分(Bathel指数BI)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总有效率...
关键词:脑梗死 西药 舒血宁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13例诊疗体会
10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荆楚理工学院校医院 胡莉萍  出版年:2013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因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不突出,甚至无糖尿病症状,患者在各种诱因下突然发病,故易导致误诊误治,加重病情。本病多见于老年患...
关键词:高血糖高渗状态 糖尿病症状 老年患者  诊疗  急性代谢紊乱 临床综合征 典型症状 体重减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